返回第230章 人才济济(2 / 2)一个苦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赞扬一番之后,便示意俞青山发言提问。

“请问大人会将下官们调往何处?”

“广州市舶司,确切的说也不是调任,而是前往主持,主持市舶司改制海贸事宜,当然届时本官也会一道前往。”

王浩如实相告,此时又有国子监的学生举手请求发言,王浩继续抬手表示允许。

“请问大人,我等何时起行?何时归来?”

“初步定于两月之后起行,至于返程日期,起码也要等到明年此时吧,视那边情况而定。”

“大人,那这两月间我等是否如大人先前所言,要在学院中接受……培训?”

“然。”

“此培训可是学习?”

“然。”

“所学为何?”

“无他,就俩字:赚钱。”

听到赚钱两字,底下众人又开始不淡定了,咱可是来当官的,可不是来学习经商之道的。

十年寒窗,苦读诗书,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怎么可以为了这铜臭之物而读书,这不是越读越回去了嘛。

王教授不是教导我们不忘初心的嘛,他怎么可以说出这样的话。

正当王浩仅剩一点高大形象在国子监众人心中开始崩塌瓦解之时,王大人再次开口说道。

“很庸俗对不对?很没出息对不对?那咱们就换个说法,我大宋百姓何止千万,但这千万人中,至少有一半人以上,他们一辈子都不知道鸡肉是个什么味道。

而你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这千万没尝过鸡肉的百姓,能够在逢年过节之时,在家中的锅里炖上一只鸡!”

底下众人瞬间又开始骚动起来,更有学生好奇的问道。

“大人可是要带领我们前去养鸡?”

“哈哈哈哈……”

此言一出,顿时引来阵阵哄堂大笑,那名提出养鸡的新科进士,正是这帮年轻人当中年纪最小的那个。

小进士姓方名继儒,此时的他面孔涨成了酱紫色,在家乡时,人人都夸他为神童,想不到刚刚迈入官场,就引来这么大一个笑话。

然而王大司农接下来的话更让众人大跌眼镜。

“这位同学说的也对,不过养鸡这个名词不太对,应该是养鹅才对,咱们此番南下,就去去拔鹅毛的,将拔来的鹅毛,一部分上缴国库,一部分散于百姓。

当然,这事说着简单,要做起来却并不那么容易,要想把它做好,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接下来的两个月,诸位将在学院中着重学习这理财之法,希望诸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待底下众人神色稍定,王大司农正了正身子继续说道。

“好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紧迫,大伙先先随本官前去吃饭!”

大伙都以为接下来要正式进入所谓的培训环节了,纷纷取出了要求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不想却听到这样一个答复,一时间都愣在了那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