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5章 弹劾奏章(2 / 2)一个苦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徐伯伯以为小侄接下来该如何做?”

“自然是向陛下请辞,待有司查证所奏条陈有无实据之后,再由陛下定夺。”

“请辞?!”

心说老子连太府寺衙门的大门是朝哪开的都还没搞清楚,这就要请辞了?

“不过贤侄尽可宽心,言官御史大多都只是风闻奏事,并无实据,请辞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既然没有实据,那又何必请辞?”

“这……这乃是官场惯例!一旦遭受弹劾,皆要请辞避嫌,以免落人口实。”

“这小侄就不明白了,为何遭人弹劾就得请辞?这只是官场惯例还是写进大宋律法的刑律铁条?”

“律法之中,倒是没有这一条,但这也是不成文的规定,大家皆是如此,没人会有异议。”

“那不请辞,会有什么后果?”

心说这算是哪门子的惯例呀,一旦被人弹劾,就得请辞回家避嫌,等有关部门把事情查清楚,证明确实无罪之后才能重回朝堂。

而那些劳什子的御史言官仅仅凭着外面的风言风语,不需要任何实质性的证据,就能杜撰罗列出一大堆所谓的罪状,刷刷刷随手写个折子,就能让自己回家待参!

完事之后,即便真的查无实据,那些御史言官也不会受到任何的处罚,连个诬告罪都没有。

那这御史言官,不就相当于是无敌的存在吗,凭着风闻奏事的权利,想参谁就参谁,向整哪个就整哪个?

“不请辞?那会被朝中众人视为恋权不去,名声会坏掉,这官场之中,最重要的便是一个清名,名声一旦坏了,那就只能做个孤臣了。”

徐明诚对着王浩连续的几个极幼稚的问题,有些脑仁疼,这小子当真不是一块混迹官场的料?

“唉徐伯伯,这狗屁名声于小侄而言,并无多大卵用呀,坏了便坏了,孤臣便孤臣好了嘛。”

“万万不可呀,身为孤臣,没有朝中其他官员的守望相助,做起任何事情来都会束手束脚,处处被排挤,事事被刁难。

只能依靠陛下的信任来维持原有的地位,然而,若要一直在这官场混下去,单单依靠陛下的信任,那显然是不够的。

哪一天,一旦失了陛下的信任,哪怕只是稍微一点点失宠的苗头,就会被群起而攻之,没有人替你说情,更无人替你作保。

处落之后,也不会再有人提起你,从此再无复起之可能,因此这孤臣之路,就好比是那走钢丝,异常艰难,且凶险呀,不可取不可取。”

徐老头洋洋洒洒一大篇,将个如何保住一个官场好名声的利害取舍说的透彻明白。

王浩闻言,则是一脸的不以为然,心说难道老子乖乖的请辞就能换来个好名声了?

“徐伯伯讲的也太严重了,您老严格遵奉官场规则,到头来不也是个孤老头嘛……”

“谁说老夫是个孤老头了!”

徐明诚闻言嗷的一声,表示强烈的反对。

“老夫那是刻意避着他人,你别看如今的晋王一党处处为难,然而他们若敢明目张胆的污蔑处落老夫,这朝堂之中,也是会有不少人站出来替老夫说话的。”

徐老头说的振振有词,然而王浩则继续不以为然,既然那些无赖言官只是风闻奏事,并无实据,遭到弹劾就必须请辞这烂规定也没有写进大宋律法,那自己这无赖是当定了。

就看谁更无赖,更脸皮厚吧,比这些,老子是不怕的,你们这些古人,就是太爱给自己立牌坊。

再说了,自己清清白白孤身一人,连个丫鬟小厮都没有,就不信你们能从老子身上查出半点实证来了。

“还有,前些日子你写给老夫的书信又是怎么回事?”

“那信徐伯伯竟然收到了?可有被人偷拆的迹象?”

“偷拆?没看出来。”

“那就算了,也不是什么要紧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