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后寨,冯建安又在技能海中翻找了很久,还是拿不定注意要将这两个宝贵的技能点分配到哪两个技能上。
迷迷糊糊地就睡着了。
醒来之后,姜大牙进他的卧室禀报,说是已经将那个太监关进监牢里了。
冯建安便随着他监牢走去。
那个太监被绑在一个木桩上,浑身都是泥泞和血迹,显然已经是吃过不少苦头的了。
冯建安还没有走近,便远远地听见他在惨号:“好汉,好汉,我什么都愿意说,你们有什么问题,倒是问啊?”
原来姜大牙将他绑过来先不由分说地抽了一顿,却什么话都没有问,转身就离开了。
这太监一心想招供,却没有人理会他。
“咳!”冯建安咳了一声。
那太监一个激灵,抬起耷拉的脑袋,急忙说到:“好汉,好汉,我招,我什么都招啊!”
“你叫什么名字?”冯建安问到。
“我叫杜焕,是御膳房执事太监,原籍武州府,崇祯三年入的京,今年二十六岁,家中无亲无故,武州城里有一所三进三出的院子,是武州守备送的,院子里老槐树地下有一个陶瓮,里面有三千两银票……”太监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将自己的出身来历主动抖搂了个干干净净。
冯建安听他说了一阵,又问到:“杜公公在京城可好?”
那太监疑惑了一下:“京城里有好几个杜公公,不知好汉问的是哪一个杜公公?”
冯建安冷笑了一下,从姜大牙的手中接过鞭子一鞭便抽了下去。
“哎哟,别打了,别打了,你问的是不是尚膳监掌印杜勋杜公公?”那太监惨呼到。
“除了他还能有谁?叫你不老实!”冯建安怒斥到。
“我来之前,杜公公被陛下派往宣府监军了,我也不知道他好不好哇!”太监惨呼到。
“那你不好好的呆在京城,跑来这里干什么?”冯建安问到。
“京城……京城待不下去了哇!”那太监痛哭了起来。
“为何待不下去了,赶紧说个明白!”冯建安甩了甩鞭子,厉声问到。
“京城中瘟疫盛行,到处都是死人,宫中多人无端暴毙,实在是待不下去了。恰好陛下需要有人往河南走一趟,我便主动请缨,说我本是武州人,对这边也熟,陛下便派了我过来!”
“那你又怎去了三岔堡?”
“好汉爷,陛下给我的差事我没法办啊,我哪儿敢去河南啊?便索性回了老家,想着躲一天是一天,结果又被新上任的三边总督给瞧见了,又给了我个差使……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哦,大家都把我往贼军赶!我更不敢去了,躲在武州连门都没出过。后来听闻三岔堡和河南有些关系,我便想请三岔堡的好汉替我传个信,没想到却又被不知哪里来的官军给劫持了,然后又被好汉爷给带到了这里来。”那太监哭着解释到。
冯建安听他啰啰嗦嗦说得鼻涕眼泪直流,甚是好笑。
“陛下给了你什么差事?那三边总督又给了你什么差事?让你这么难做?”冯建安忍住笑问到。
“陛下给了我一道圣旨,让我去贼军中劝说李自成投降,若李贼不从,迟早要将他挫骨扬灰,凌迟处死——我怎敢去宣旨啊!你说,我怎敢去宣旨?”那太监委屈的不行。
“三边总督又给了你什么差事?”冯建安问到。
“李化熙只给了我一道口信,让我转告李贼,说京城中有一句童谣:十八子主神器……他这不是想投降李贼吗?我哪儿能去干这事啊,我就是御膳房一个传菜的小太监,哪干得了这种事啊!早知道我就不出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