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对于惠娘的提议,其实是对城里其余那些药铺强而有力的反击。,
要想在生意场上不被欺负,就要把软弱的一面藏起来,把自己变成锋芒毕露的荆棘,谁招惹了你都要让他满手沾血。沈溪决定时不时地灌输一些生存哲学跟惠娘,告诫她如果依然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豺狼没得到惨痛的教训,回头肯定会接踵而至。
很快到了腊月,天气逐渐寒冷起来,沈溪出门时也不由多穿了两件衣服。
宁化县地处汀州府背面,武夷山东麓,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季长达四个月,后世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在沈溪的印象中应该是冬日里也暖薰薰的才对,出门最多穿件长袖外衣即可。
可此时却是明朝中期,正处于小冰河期的中期,福建包括沿海冬季都很寒冷,每年甚至会下三五场雪,把群山都染成一片洁白,这放在几百年后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沈溪每天持续着他几乎固定的生活,上学、放学、到药铺帮忙,偶尔他会去王家大宅后面荒废的破屋子摆弄他的字画,小日子过得无比惬意。
可惜的是,这宁化县终归不是富庶之地。
沈溪仿作黄公望的山水画,摆在药铺隔壁的“思古斋”里一个月了也没能卖出去。平常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买幅字画回去挂着冲冲门脸,花几钱银子就觉得贵了,可沈溪的画起价就在十两银子以上,因此根本就无人问津。
进入腊月之后,药铺的生意清淡了许多,周氏开始有时间为家里人缝制新衣,沈溪、林黛和沈明钧都各有一套,就等着大年初一那天穿上。
这天是腊月初三,周氏放心不下,沈溪放学后周氏便带着他去王家看望沈明钧。最近这两个月,沈明钧吃住在王家,一旬才回去一两次,还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沈溪其实也很奇怪老爹为何不顾家。
之前闹瘟疫的时候不回家倒容易理解,毕竟主家怕府里人染上病,尽量减少家中人外出情有可原,但此时瘟疫已经过去那么久了,没道理还不放人。沈溪也曾问过,沈明钧随口说主家那边太过忙碌,来来回回太过耽误时间。
沈溪心想,老爹再怎么忙碌,从王家回家里也走不了几条街,路上耗时最多也就两刻钟,显然不回家时另有原因。
周氏带着沈溪到了王家,王家仅仅只是派出个家丁接待,连刘管家的面都没瞧着。
等人进去通传过,才有个帐房先生大摇大摆走出来,挥挥手道:“回去吧,明钧跟着老爷下乡了,过几天才会回来。”
来一趟居然没瞧见沈明钧的人,周氏在王家自然不敢发作,告辞后刚走出王家的大门就开始不断嘀咕,说什么你爹不顾家要离开城里也不跟妻儿老小说上一声,显然心里面没装着家人,听得沈溪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
“娘,上次爹回家是什么时候?我好像有半个月没见过爹了。”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沈溪随意问了一句。因为偶尔沈明钧回来是在他上学的时候,所以他也不敢肯定这半个月老爹是否回来过。
周氏想了想,道:“咱俩最后一次见你爹应该是同一天那次你爹回来,连顿饭都没吃,只是撂下句话就走了,好像是说主家那边要差遣他去乡下收田租呀,不会是那次去了就没回城吧?”
沈溪摇摇头:“应该不是!王家的田大多在城东一带,虽然城南的山里也有一些,但最多两三天就可以打一个来回,收田租根本用不了那么多时间。”
周氏深以为然,随即蹙眉瞪着沈溪:“你小子怎么知道得那么多?王家到底家大业大,你知道王家有多少田地?”
沈溪苦笑了一下,自然没正面回答。
这问题其实不用沈溪刻意去调查,他跟王家小少爷王陵之关系很要好,王陵之经常过来找他玩,他有什么问题王陵之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王陵之到底大沈溪两岁,对家里的情况颇为了解,就算家里有几亩田土、做生意赚了赔了还有他兄长为什么坐牢都说得一清二楚。
王陵之有一兄一姐。
兄长因为生意纠纷如今正在湖广的武昌府坐牢,这还是王家上下打点的结果,不然可能要判到辽东充军。
听王陵之的意思,他兄长之所以出问题,也得罪了官家人,遭到对方恶意栽赃陷害。至于王陵之的姐姐,头两年已经嫁了出去,夫家是泉州府的大商家。
如今,王陵之的老爹对他很器重,一直想让王陵之读书走科举的路,而不想让他重蹈父兄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