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厅坐着休息了一会儿,康宁从包里拿出笔和记事贴,在纸上写了一句什么,撕下来递给王一元,然后她就默不作声,目不转睛的看着王一元。
王一元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行娟秀的英文,bey,heusbebrae。大部分单词王一元都认识,只是这个是什么意思,盯着纸片仔细看了好久,也没有猜想出来是什么内容。王一元的英文早就丢在了娄底师专,他一时窘迫之下,不得不向康宁小心的请教这个的含义。
康宁对王一元英文的估计本来就不高,但还是没想到他会低到这样的程度。连续干瞪了几下眼睛,见王一元还是那样一副不自知请教的模样,这才知道他是真的不会。她不由得脸上一阵阵的尴尬。
她稍微挪动了一下位置,轻声嘲笑道,大叔,你真是我爷叔,我算是服了你了。你厉害的,英语交关了。接着她还是忍不住讥笑道,也不知道你当初是怎么考上的大学,英语竟然这么烂。
王一元不服气的说道,呵呵,你还别说起这个高考英语。想当年哥也是个传说,总分150,我考了141分的。只不过我们都是从山沟沟里出来的苦孩子,都是哑巴英语,说的不是很标准。
康宁笑了,你在我每天给你的作业里,你能确定你说的是英语?你确定只是发音不标准吗?对了,你中学读书条件差一些可以理解,难道你们上大学都没有再学过英语?
王一元说道,大学里英语课程倒是有的,一二年级时有学大学英语这门课程,只是课不多,每个礼拜才两节课。考试也只要60分就行了,有高中的那些底子完全够用。只是毕业后这么多年不用,高中的老底子也差不多还给英语老师了。
康宁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无奈的说道,不想和你说这个英语了,心塞塞的。对了,明明是你英语太差,搞得来最后反而是我不好受和难过,不说英语的事了。
那就好了。我的晨间英语也可以告一段落了吧。王一元顺坡下驴,提出来一个他早就想提的要求。
那怎么行。康宁却是一下子精神恢复过来,她认真的对王一元说道,大叔,你怎么没有一点上进心?你去打听打听,我的课是随便任何人都好上的?你不要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从今晚上开始,加码到每天早晚各一次。我还不信了,一定要把你的英文水平拉上来。
王一元还想要说话,康宁站了起来,端起饭盆,朝王一元说道,大叔,走吧,我们先把盆子送过去。我领着你去校园里遛一圈。
边走康宁边介绍,这里是我们华政的长宁校区,学校原来是我们中国的第一所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的原址。这些中西合璧,古朴典雅的校园建筑,大部分是圣约翰大学1939年之前建造,前后约60年陆续建造完成的。在建造时是中国前所未有的,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人们称之为约翰式的中国高等学校着名建筑群。
康宁说道,只是现在华东政法大学的这个长宁校区,主要是给研究生在用,还有一些自考生,本科生应该主要在松江校区那边。
不得不说,这个华政的校区非常漂亮,不大的学院校园内,却是有着大片的草坪,石子铺成的小路,一处处低矮的树丛。在其中行走,到处都能感觉到书香气息和古朴的历史沉淀。校园三面环水,苏州河在这里转了个近180度的弯,环绕形成校园的这个半岛。
康宁充满回忆,我们学校一年四季,都有不一样的美丽景色,樱花、枫叶、银杏、下雪,我都见过的。大叔,到时候你有机会来看看,确实很不错的。
从食堂出来走不多远,就是有名的韬奋楼。中西结合风格的韬奋楼,其原名“怀施堂”,后来为了祭奠圣约翰大学的着名学生邹韬奋而改名。怀施堂是圣约翰大学最为着名的建筑物,为二屋砖木结构四合院教学楼。
而在王一元看来,站在这个类似于四合院的独立院落,仿佛穿过时间的门洞,恍如就看到了民国那个时代的原貌。他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一个独立的小院,还有这一幢的楼房,怎么我的记忆里,就是这么的有熟悉的感觉呢?
康宁笑道,大叔,你肯定是上海滩的电影看多了的。这幢楼就是影视里经常出现的“上海警备司令部”原型。据说上海解放时,这里还是陈毅司令的总指挥部。
王一元在自己额头上拍了一记,说道,对的对的,难怪如此。院子正中间有邹韬奋的雕像,上面记录了这位爱国知识分子的生平。他曾经主编过不少的爱国刊物,也痛恨当时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领导过救亡运动。只是可惜,他没有等到中国的解放。看完雕塑下方的文字介绍,王一元连连感慨。
康宁领着王一元上了二楼,在整个的教室外都走了一圈。这里的楼房,墙体以青砖为主,配以局部红砖线条和拱券,栏杆均采用木花板形式,木门、木窗、木地板、木楼梯虽显得旧了一些,却都很有情调。
我当时就在这里学习的。康宁指着208教室的门说道。推开门,不料其时正有不少学生在里面晚自习,听到推门的声音,都一齐抬头望向康宁他们两人。康宁和王一元赶紧退了出来。
下了楼,王一元说道,刚才我也是吃的有点多,感觉现在还有些撑,要不,我们去田径场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