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紫馨公主兴冲冲的把上官阳三人,接进了皇宫。
三人当然做了一些伪装,扮成了紫馨公主的随从。
他们见到了还是一脸风尘之色的章海。
南梁国主梁昭帝,高兴的看着上官阳三人。
“这两位就是易云帆和翊卫府的风统领吧?”
看到这位南梁国主的神色。
上官阳三人就知道,大周国应该给了他满意的答复。
“朕代章海感谢诸葛长空府主,也感谢小阳当初的建议。”
梁昭帝对上官阳说道。
原来,章海到了大周国京都之后,按照上官阳的交代,直奔天咎府求见府主。
当他呈上上官阳的书信,又简述了来意之后。
诸葛长空果然二话不说,安排他在天咎府休息之后,即刻进宫面见了大周国主。
一个时辰不到,就带回了大周国主给梁昭帝的国书,还有给上官阳三人的旨意。
这按照外交程序进行的话,是绝对不会有的速度。
也让章海惊叹大周国国主,处事的果决。
在回来的路上,章海一直在赞叹着。
“这位周轩帝的确是雄才大略啊!”
“难怪会有上官阳这等惊才绝艳的人,为之效力!”
章海递给上官阳两封书信。
一封是带着大周国皇帝御用标记封口的信件。
另一封的封印,上官阳是再熟悉不过了,是带着天咎府特有封印的信件。
上官阳先拆开了,带着大周国御用标记封印的信件。
说是信件,事实上就是周轩帝的旨意。
虽说远在他国,上官阳三人丝毫没有怠慢。
尽管周轩帝曾经给过他们“上殿不跪君,下殿不礼臣,见官大一级,”的旨意。
三人还是恭恭敬敬的对着,周轩帝传来的信件,抱拳躬身行礼之后,才郑重其事的把信件拆开。
“朕要是能有如他们这般,将在外亦诚不欺君的臣子,那该多好啊!”
“那我南梁国何愁不富强兴盛!”
“难怪大周国国主会给予这三人,前所未有的信赖和权力。”
梁昭帝看着上官阳三人的一举一动,心里暗自赞叹着。
上官阳、风影和易云帆,看完周轩帝的旨意后,三人的脸色极有沉重之色,也有着欣慰。
周轩帝的旨意不复杂,除了一些褒奖的言语之外。
居然授予他们“便宜行事之权,”,许州府、洛州府官员的任免和先斩后奏之权。
三人的沉重,是因为周轩帝的授权太重了。
他们明白权力越大,责任越重的道理。
三人的欣慰,是因为周轩帝对他们的绝对信任。
不只是大周国,放眼这个世界各大帝国的臣子们。
试问,谁不想得到最高君主的信赖?
对宦海众人而言,这意味着永享富贵。
试问,谁不想得到凌驾于同朝为官的同僚们之上的权力?
对在宦海中沉浮的人而言,这不就是一直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目的吗?
上官阳他们三人,不稀罕权势地位,他们只想着为这个国家,为这个国家的民众,实实在在做一些能够惠及民众的事情。
有了权力,方便他们做这些事情,而且会做得更加深刻。
这就是他们欣慰的原因。
天咎府的来信,毫无疑问就是府主诸葛长空的来信。
信中除了让他们行事小心谨慎,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之外。
也透露出了,浓浓的对南梁国的关心之情。
甚至说,在危急的时候,可以拿着他的信件求见南梁国主,寻求他的支持。
上官阳三人看来,感受各有不同。
除了感受到诸葛长空的关心之外,上官阳做为知情人,更是明白诸葛长空信件背后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