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国京都,演武殿分殿。
“追杀章海的副殿主被杀现场,可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演武殿南梁国分殿殿主刁松峰,阴沉着脸问道。
“禀殿主,没有发现任何线索。”
说话的人是刁松峰的弟子陶金树。
“那章海呢,他逃出来了?”
“殿主,现场只有我们的人,章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我也问了,我们演武殿在南卫府的人,直到现在,他也没见到章海。”
陶金树小心翼翼的回答着。
“那就奇怪了,章海到底去哪里了?”
“难道躲起来养伤了?也不对啊,要是养伤的话,回南卫府养伤条件更加好啊!”
“可是,那也不对啊,副殿主是半步寂静境,境界和章海在仲伯之间,副殿主还带了至人境、独照境高手设伏,章海应该没有逃脱的机会,难道?”
刁松峰自言自语道,忽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大声道。
“金树,你马上去查,看看这几天,是不是有外来的高手进入南梁国京都。”
南梁国第一权臣,吕相府邸。
“尚存义万万没想到,自己给自己送来了一个催命符。”
吕相抚着颌下那为数不多,却打理得很是整齐的胡须,随手把手里的信,递给了一旁的吕绍。
“父亲,这是……”
吕绍看完之后,指着手里的信,难以置信的看着父亲。
“这太过分了吧?”
“这是为了自保啊!”吕相摇摇头,接着指指吕绍手里的信。
“但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一箭双雕,既引开了大周国的视线,也保护了自己,让尚存义成为自己的替罪羊。”
“忠心、忠诚、忠勇三人回来以后,让他们马上来见我。”
吕相说完,转身向后堂走去。
上官阳、易云帆和风影三人。
在等待着梁昭帝和紫馨公主那边的消息。
在章海动身赶赴大周国之后,梁昭帝根据章海提供的名单,调集了几名可靠的南卫府卫。
交给紫馨公主,负责调查尚存义的下落。
三人在等待消息的同时,聚集在上官阳的房间里,计划和安排下一步的行动。
在他们的设想中。
最佳的方案就是把尚存义带回大周国,让他指证背后的主谋。
这个主谋位高权重,有了尚存义这个重要人证的指证,更能让人信服。
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造谣主谋是因为功高震主才被清洗的谣言。
毕竟这种事情,在历史中,在历朝历代中,比比皆是。
“可是,老大,即使我们千辛万苦把尚存义带回大周国,他也未必会指证那个主谋啊。”
易云帆说道。
“是啊,云帆说的没错,尚存义这次出逃,明显是那个人安排的,目的是转移目标和顶罪的。”
“而且可以预见到,那个人肯定会对尚存义有所承诺,起码会承诺给到他不亚于,他尚存义原有的富贵和地位。”
“如果是这样的话,尚存义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又怎么会去指证那个人呢?”
风影同样心存疑问。
“或许,我们大家在先前考虑这件事情的时候,都不自觉的陷入了一个习惯性思维造成的误区。”
上官阳皱着眉头,缓慢的说道。
显然他也在思考着和易云帆、风影一样的问题。
“误区?什么误区?”
易云帆和风影,听到上官阳的话,也有些摇摆不定了。
“误区就是,按照通常的思维习惯和想法,叛逃是因为有人给予了足够的诱惑,所以才会导致背叛的发生,对吧?”
“如果不是得到了比原来更好的前途或者物质的待遇,谁都不会放弃原来已经得到的,对吧?”
上官阳依旧是一边思索,一边字斟句酌的缓缓说道。
“难道不是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