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三章 说服(2 / 2)暖玉V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听闻圣人主张,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之事,圣人生活简朴,不主张奢侈,亲自作出示范,楚某深感佩服。而治国,儒家学子躬耕于齐国朝堂之上,将齐地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皆安居乐业,可谓教化一地,德行深厚。但这平天下之举,圣人却不欲出手,坐视秦军吞噬六国,杀戮无算,岂不是令儒家学子、令他天下人感到失望?”

楚歌一番话说下来,力图想要用言语劝说圣人改变观念。

他亲自经历了新郑一战,便将当日事情经过说的清清楚楚。

无需太多的添油加醋,就已经足够让人愤懑了。

尤其是孔圣这般心怀仁义的圣人,更是见不得如此。

楚歌与之长谈到了深夜,说出了自己的种种主张,还有与魏王拟定好的盟约文书,拿出来给圣人一观。

“列国之中,魏、赵两家已经同意结盟,就联盟而言,对比秦军的实力已经发生了变化,圣人不必有失败之忧。而且齐国乃是大国,有很强大的影响力,必然能够带动其他诸侯前来,到时候六国结盟,覆灭强秦,也不过是翻手之间!”

楚歌说话掷地有声,接着劝说道。

这番话说完,孔圣陷入了深思。

他没有冒然答应,而是言明要与儒家弟子商量,征求其他人的意见。

但是这在楚歌看来,事情差不多已经成了。

别的不说,儒门圣人开口,其他弟子哪有不从的道理?

孔圣驻世三百年,他的声望和影响力,和旁人完全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其他弟子对于圣人只有发自内心的尊敬。

对于这样一位教书育人三百年的夫子的提议,儒门弟子无有不从。

恐怕连孔圣自己,都不清楚他在儒家之人心目中的地位,只要他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其他人就不会有不同的意见。

见到孔圣已经答应商谈结盟之事后,楚歌没有继续劝下去,而是就此告退了。

从竹屋之中出来,他心中已经有底,开始着手考虑如何面见齐王,签署盟约了。

楚歌对于这位未曾见面的齐王很有信心,作为一条咸鱼,能够在秦军一一灭亡六国之后仍然毫无作为,纹丝不动,直到自己国家灭亡。

这样的人性格懦弱,耳根子软,很容易被身边的人左右,没有自己的主见。

拉拢他联盟容易,说服他背叛联盟也未必有多难。

但是楚歌没有考虑之后的事情,他只是想着如何合纵六国。

若是六国结盟,只靠一纸盟约,怕是就能将秦国震慑得不敢西进,到时候这世间还能安定上几年。

从竹屋一出来,便有一位儒家的夫子给他在前方带路。

圣人隐居之地很大,占地极广,建筑复杂,若是没有人引路,恐怕很多人会摸不清方向。

回到学宫所安排的雅居之后,楚歌便闭门修炼,没有参与百家盛会的心思。

这个战国有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