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陵崔氏的马车有着独特的标志。
行走在长安城时,并没有被拥挤的人潮挡住,所以一路疾驰,速度倒也不满毕竟长安城里有足足百万人口。
每日里运送粮食的车辆每天就有几千辆马车在长安城里来来往往。
夜晚的时候那些运送垃圾的车辆也是来来往往几百辆马车。
所以即便他的马车在长安城里,一路飞奔,也并不显得有任何的怪异。
长安城里的百姓对这一切都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只是他马车后面跟着的军人,却是带着一股子肃杀气息,让老百姓隔得老远就感觉到应该是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了。
一个李二派遣的保护李牧的侍卫看着博陵崔氏的马车和侍从后。
立刻就派人向着皇宫传递消息了。
皇宫有通行牌,一路更加畅通无阻,宽阔无比的大道,因为封了路所以战马奔腾的速度更快。
太极宫里的李世民看着八百里急报。
幽州大捷。
李艺已经被自己下属斩杀在了幽州城外一百里外的一处无名山谷。
李艺原本是想去投奔突厥,原本他不提出这个建议,他的属下也许不会杀他,可他自己作死提出一个叛出大唐,投奔突厥的建议。
这些大唐的士卒,在北方守护大唐数十年。
有些将士来的时候还只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年轻小伙子,可十年后已经是一个老油子兵了。
可这些人都心心念念着自己的故土,还有繁华若梦的那个长安城。
真要背叛了大唐。
自己就算是死了,也对不起自己泉下的老父亲,所以这些士兵将自己的首领给杀了。
他们愿意战死在大唐的疆土里,绝对不愿意实在大唐之外的任何地方。
能让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守护这里的就是因为他们深爱着大唐。
生是大唐人,死是大唐鬼。
八百里急报,在长安城里掀起了一阵民众心底的喜悦,这些年一直都在打仗,莫说是李世民心累。
长安的百姓心也累啊!
此刻听见了捷报,长安城都一片喜气。
李世民正想着要怎么奖励李牧时,门外的太监,将门给推开,急急忙忙道:“状,状元郎,和博陵崔氏在平康坊内赌斗,赢了崔悠……”
李世民听见状元郎两个字时,心中依旧有些焦急,他性格原本就极为急,此刻听见张公公结结巴巴,语无伦次。
深吸一口气,压制住心头怒火。
长孙皇后这时候从外面走了进来,张公公慌慌张张道:“状元郎赢了博陵崔氏的崔悠,他宴请了整个平康坊内的寒门读书人,还有所有在平康坊内的宾客。”
李世民见他说了半天还没有说到重点,差点就走去用脚踹了。
长孙皇后一把将李世民给拉住道:“陛下!”
李世民冷哼一声。
张公公连忙道:“如今博陵崔氏的当家之人,崔峰已经用车装载了一车的钱物前去付酒钱了,还带了自己的私人侍从足足有三十余人,一个个都是顶尖的高手。”
“混账东西!博陵崔氏好大的胆子,传我口谕让李靖带人将平康坊给我围了,谁要是敢伤李牧,我灭他九族!”
长孙皇后心中自然也是交集,不过听了李世民之言道:“李靖手中握着的是战场的天策军,他们若是出动,必定知道这是皇的主意,眼下这种情况还是让程知节带人过去吧!”
李世民将手中的传令玉符丢给了张公公,张公公立刻就抓起了传令玉符飞速的跑去程咬金府邸了。
平康坊内。
李牧看着眼前的一群寒门读书人笑着道:“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呀,嘿!石头,剪刀、布!”
“兄弟你喝,你输了!”
“来来来,我们换一个口令!”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李牧教他们的口令都极为简单,加唐人性格又是自由奔放。
所以一个简单的绕口令,只需要李牧说一次,大家就很快都会了。
玩的正开心时,陡然间平康坊的中门(大门)突然打开了。
众人都是一愣。
只见一个男人走在前面,身后有人拉着一辆马车,还有几十个带着武器的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