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朝会后廷尉把奏议给我,我自然会按照奏议的数额再行拨放!”王绾点了点头。
百官又商议了诸如新郑叛乱、防范匈奴等重要的事情后,逐一把奏议递给了隗状。
这些奏议中,有一部分是需要丞相批复的,有一些则需要秦王批复。
“诸位可还有其他事宜?”
隗状看向众人,见众人纷纷摇头后,从袖笼中掏出了一卷简牍,沉声说道:“昨日大王传诏!”
唰!
百官闻言,立刻向左丞相隗状手中的诏令稽首,以示对王权的臣服和尊重。
“诏令郎中府令赵高……”
隗状展开简牍,念起了诏令内容。
当他念到赐赵高左庶长爵,授太仓令官时,殿内瞬间传来了一片哗然声。
“不可啊!”
阳泉君芈宸在诏令念完后,第一个起身反对,自从华阳太后薨逝后,他便一直降低自己的存在感,但今天……他不得不起身反对!
“大王难道忘记嫪毐之乱了?”
芈宸痛心疾首的道:“若非宗室及众臣奋力杀敌,嫪毐恐怕早已篡得王位,前车之鉴,大王怎能忘却啊!”
“大王若执意赏赐寺人,便先车裂了本君,否则本君百年之后,无颜面对渭文君和嫪毐之乱中死伤的宗室子弟!”渭阳君嬴傒前,声音沙哑的说道。
隗状看着率先反对的阳泉君和渭阳君,心中不由摇头,看来不说服这两位,赵高的封赏是落不到实处了!
毕竟……
阳泉君代表的是秦国楚系势力。
渭阳君代表的是宗室及老秦人的势力。
这两人的意见,大王亲至都要慎重思量!
“我倒认为此封赏甚好!”
突然,朝堂内出现了一个不同的声音。
百官循着声音看过去,便见廷尉李斯慢悠悠走了出来,脸还略带着几丝笑意。
“李斯,你也是经历了嫪毐之乱的老臣,岂能口出此言?”昌文君芈颠怒目圆瞪,喝斥道,“嫪毐乱时,你的府邸被大火烧毁,你的儿子也差点丧命,难道这些你都忘了?”
“廷尉,我宗室子弟的血不能白流!”嬴傒左手攥拳,目光阴沉的看向李斯。
“诸位冷静一下!”
隗状见偏殿内的气氛剑拔弩张,出言安抚道:“大王如此封赏,自然有所思量,如今廷尉既同意此封赏,不如大家都听一听廷尉的看法!”
“也罢,本君倒要看看他李斯能说出什么花儿来!”昌文君芈颠冷哼一声,挽了挽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