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易冷》最出名的版本有两个,一个是原版,另一个是林z炫演唱的版本。
后者所为人称赞的优点,就在于清澈的音色与清晰的歌词,以及更加浓厚的古风。
不过在时雨看来,后者却是缺少了原曲的连贯性与流畅性。
并且后者把节拍降下之后,令整首歌的旋律都变慢了,变得抑扬顿挫——像是在朗诵一首绝美的古诗,但却不再像是在歌唱了。
后者为了增加华夏风的元素,还在间奏中增加了一段二胡。
旋律的确很美,改编得很成功。
但若要说比原版更好,却是绝对不恰当的。
因为《烟花易冷》其实是一首开创先河性的歌曲——听去是纯正的华夏风,但实际在编曲之中,却没有出现任何华夏乐器的演奏。
前奏是吉他。
主要的三件乐器:吉他、钢琴、架子鼓。
用吉他来表达肃穆,用钢琴来表达冷清,用架子鼓来表达节奏。
——最华夏风的调性,最华夏风的质感,却唯独没有用任何一样华夏的乐器!
众所周知,所谓的华夏风歌曲,正是用的华夏的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对应的“1、2、3、5、6”来谱曲的。
(1、2、3、4、5、6、7对应do、re、mi、fa、sol、la、do\/si\/ti)
在华夏风的五声音阶里本不太会有4、7这两个音。
而《烟花易冷》中,却是出现了大量的“7”!
(例如:“斑驳的城门”的“的”,)
在写旋律时,7这个音,基本都是作为承接下一句的高朝的转折音。
当曲子进行到7这个音的时候,听众会下意识地等待,等着曲调继续爬高,等待气势更进一步,等待回到1这个大调的根音。
于是,一段乐句才算是真正的圆满。
《烟花易冷》对于华夏风的塑造,就像是‘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典故——
宋徽宗在考试画家的时候,以‘踏花归去马蹄香’这一句诗为题。
有一位画家匠心独具,他的画面是:在一个夏天的落日近黄昏的时刻,一个游玩了一天的官人骑着马回归乡里,马儿疾驰,马蹄高举,几只蝴蝶追逐着马蹄蹁跹飞舞。
——有形的蝴蝶,追寻着无形的花香。
画中分明没有任何有关于花的形象,但却把主题完美地描绘了出来。
而像《烟花易冷》原曲在华夏风的塑造,便是达到了这般的高境界:没有传统华夏乐器的参与,叛逆式的音阶使用——但却表现出了万众所公认的浓郁经典华夏风!
所以说,林z炫的版本,反而是把《烟花易冷》的十足灵气给改‘俗’了——就像是非要在毕加索大师的抽象画中,去追求百分百还原度的刻画。
而如今时雨演唱的版本,则正是jay的原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