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5章 宿敌(2 / 2)神探乔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他们的教学理念和风气完全不同,牛津的校训是“上主乃我的光”,剑桥的校训则是“此地乃启蒙之所和智慧之源”,从中就能看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比如在政治理念上,剑桥就和牛津恰恰相反,他们反对牛津提倡的殖民和暴力,在英国内战期间,牛津是查理一世和保皇党的指挥部,而剑桥则是议会军的根据地。

剑桥的圣三一学院大门入口处,有一座亨利世的雕像,国王左手托着一个象征王位的皇冠,右手却举着一根椅子腿,据说,本来亨利世右手中握的是一根象征王权的金色节杖。

雕像竣工后不久,不知是哪些玩恶作剧的学生,悄悄地爬上去把节杖抽了出来,用现在的这根椅子腿取而代之。

几百年时间过去了,没有任何人去管它,剑桥人不仅任其自然,而且还津津乐道地,不断向新生和游人介绍这个“精彩”的故事。

牛津强于社科和人文,那里的学生热衷于宗教和政治,剑桥的学生,则更喜欢孜孜不倦的探索自然真知,牛津和剑桥都喜欢称对方为另一个地方。

查德威克听到录音的时候,就能想起这是在说的牛津校训,除了对宿敌的鄙视和了解之外,其实还有着一种对宿敌的尊重。

尽管几百年以来,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在各个领域内都激烈地竞争着,但是竞争未必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生命是需要对手的,没有对手就不可能成长,他们竞争之余同样互相尊重难舍难弃,尊重你的对手,他能让你快速成长,尊重你的对手,你也将赢得对手的尊重。

后世有一位作家对此有过十分精辟的总结:“对英国其他任何大学的毕业生,都不由自主地表现出蔑视态度的牛津人,唯独对剑桥人表现得特别尊敬。

那种尊敬似乎意味着,唯独有与他们同样独特的人们相伴,才让他们感到舒服。”这句话反过来说当然也是成立的。

而且不仅于此,乔治被查德威克提醒之后,还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另一件事,录音中的那句校训不是用的英语,而更像是用拉丁语的发音,就更加证明这个nn犯是牛津大学的毕业生。

为什么乔治会这样判断呢?因为拉丁文的特殊性,也有牛津大学本身的关系。

牛津大学非常尊重传统,很少会主动进行变革,乔治知道,他们直到现在还有一项校规,任何专业的学生,入学前必须掌握拉丁文。

一个人在情绪激动兴致高昂时,用拉丁文高喊着牛津的经典校训,其中的含义自然不言而喻。

必须要解释的是,这里说的拉丁文是一种死语言,口语中是非常少见的,和我们常说的拉丁语系的含义完全不同。

拉丁语系的范围很广,包括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等等,而拉丁文是指古罗马帝国时期的官方语言,现代社会中,除了罗马教廷之外,几乎都没有人在口语中使用拉丁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