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8章 内幕(2 / 2)李林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进入龙源县,失去了质子的踪迹,皇上派出亲卫军,明着清理郑国埋在大良的暗桩,实际上是在搜查质子的下落,还记得白杨村的邢家吗?邢家祖辈都是郑国人,他们也一直忠于郑国,所以那一次被亲卫军清理了。

只是郑皇临时拼凑的这支铁骑,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他们所向披靡,大良的军队被打的节节败退,这个时候大良的朝堂之上,主战的占了优势,所以颂王被从北疆调到蓉城,只是得知真相的颂王心灰意冷,撤出蓉城。

大家都以为蓉城没有粮草,颂王无奈之下才撤出蓉城的,可是却没人知道,朝廷运来的粮草,都被齐玉珍和颂王瓜分了,所以颂王不是因为粮草的原因撤出蓉城的。真正的原因是,这几批粮草是要通过蓉城送往郑国,因为郑国四皇子与郑国大将军,想要n。

郑皇宁可不顾朝纲,执意发动战争,也不愿封四皇子为太子,以稳固朝纲,所以他们准备n。

颂王不愿意看到大良山河破碎,暗中与进攻蓉城的郑军取得联系,愿意协助郑国质子,但是郑军必须保证蓉城百姓的安危,双方达成共识,这场可笑的战争,到了关键时分,有了颂王的协助,质子顺利与郑军汇合,郑军也没有伤及无辜。

但是在郑国出现了一个神秘家族,自称是皇后的母族,这个家族掌握着郑国大部分的钱庄,有了皇后母族的配合,大大延长了四皇子招兵买马的时间,所以大良的那几批粮草就成了四皇子的救命草。

在蓉城的郑队,清理了大将军隐藏的人马,而且也清理了皇上在蓉城的暗卫,然后等到朝阳河结冻,大良与郑国混战,一个照面后,郑军撤退,大良大胜,双方无人伤亡,郑军一路向西,过了蓉城,一直退到边城,质子也顺利的随着郑军退到蓉城。

然而质子退到边城的消息,以及两国大战的伤亡情况,被暗卫传回宫里,皇上给的命令是“对待郑国奸细,宁可错杀,不能放过”,另外皇上也意识到他上了郑皇的当,郑皇用战争做掩护,目的就是接回质子。

所以最后一次留下质子踪迹的白杨村,处在了危险边缘,面临的是灭村的危机。

郑军撤退,京城命令颂王立即收复蓉城,颂王不能违抗皇命,但是却留了一队精卫,暗中保护白杨村。

收复蓉城后,颂王明白,必须清除蓉城附近的近卫军和暗卫,才可以暂时保住蓉城和龙源县,所以为了配合颂王,沐临清理了龙源县的暗卫和亲卫军,颂王清理了蓉城。

虽然质子回到郑国,但是大良和郑国的和平协定被毁,两国关系又回到了以前,只是大良近几年国库亏空,没有银饷和精兵,否则的话,皇上绝对不会吃这个暗亏,不仅没有支援到郑国四皇子,凭白丢了几批粮草,损失了无数近卫军和暗卫,但是这都是在郑国局势混乱的前提下,如今质子登上帝位,皇上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就是重新夺回龙源以及蓉城的控制权。

白锦荷听了齐玉珍讲的n,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至始至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接应质子,要不是她和文昱枫,质子绝对会死在大良,可是他们却救了质子,怪不得齐玉珍给她安排了“郑国公主”的身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