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知府,徐恭通判,给孙嫔主子、孙大人请安,二位吉祥!”父亲坐在太师椅,孙嫔坐在东面的椅位,徐恭走进东家室,施一礼笑地说。
“徐通判免礼,坐下说话。”父亲笑地说。
“谢孙主,孙大人赐座!”徐恭看一眼平静脸的孙嫔,并没坐彬彬有礼笑地说。
“贵知府贯彻,户部规定如何?”父亲笑地问。
“南京知府府首,事必躬亲,力度较大,严于户部旨,普查已无遗漏任何官的内容。孙大人躬身小府,知府等属下荣幸之至,特差遣小的,将所查之事,汇总成书,敬请大人过目。”徐恭递汇总书很恭敬地说。
“南京知府,做事有序、稳妥,干得不错。本人表示赞赏,吾定禀奏尚书,褒奖于你们。”皇朝在永乐十九年,按太祖户籍管理的模式,进行过一次全国性的统计。户部按照统一的格式印制表格,分发给各州县,州县把清单发给农户,让其如实填写,再经过里甲转交地方官府。官府核对后制成一式四本,其ns封面的一本,交户部。其余青色封面的三本,分别由省布政司、州、县保管。各户“凭此纳粮当差”。这是洪武时期之后,皇朝每十年编造黄册一次,永乐时期的延续。黄册包括的内容具体而全面:人口数、姓名、性别、年龄、与户主的关系、田地数、坐落地点、应交税粮、房屋类型、间数、牲口头数等。黄册编制严格按照职业区分而成的,规定各类身份和户籍是世袭和稳固的,匠入匠籍,兵入军籍,民入民籍编造无论在程序,还是在项目,较全面。父亲大概想着来的目的,看完书看眼孙嫔笑地说。
“孙大人,小的想请您给王振带好。”徐恭看公务书一交差,看眼孙嫔,冲孙嫔父亲笑地说。
“王振公公,你认识?”王振认识人不少,通过郑和叫侄王山当差,又有位徐恭通判,给王振带好。孙嫔想着插话笑地问。
“王教官略通经书,做过教官,小的曾是他的学生。”徐恭笑说。
“王振在东宫,臣让孙嫔代劳。”父亲说。
“小的多谢孙嫔主子代劳。”徐恭一笑说完冲外边说:“狗崽拿来!”
“小的给孙嫔主、孙嫔父亲大人,徐恭大人施礼。”二狗和侍卫进来,施礼地说。
“这是王”父亲一搬出永城,没见过二狗,孙嫔起码没听父亲说过。父亲一打疑迟,看眼徐恭笑地说。
“他叫王山,是王振侄子,我习惯叫他狗崽!”徐恭有说有笑地说。
“给徐大人!”二狗冲父亲和孙嫔一笑,不在乎徐恭叫狗崽,叫侍卫递给徐恭两幅画。
“你们去吧!”徐手接过画冲俩人说。
“嗻!”俩人冲几位点下头出了去。
“画是吴道子的,吴是唐代名画家:一副送子天王图,一副仕女图。送子天王图,小的孝敬孙大人,仕女图,敬请孙大人带给王教官。离别多年,小的习惯叫王振为教官。”徐恭展画在桌,笑着给父亲看。
“你这是干啥?”父亲惊地问。
“恭送礼,不腆之仪!”徐恭恭敬笑说。
“徐恭太客气!成语解释:腆:丰厚仪:礼物。不丰厚的礼物。旧时送礼的谦辞。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孙嫔笑地解释成语。
“臣无功不受禄,王振的画,臣定带到。”父亲笑说。
“小的恭请您收下,也好请您代劳,咱以后,会后会有期!徐恭笑说着看眼孙嫔。孙嫔看向桌画,听说过价值绝对不菲的两幅画,送子天王图仕女图,价高出好多。
“恭敬不如从命,臣笑纳?”父亲笑问。
“这对了。小的以后去京城,可去贵府闲聊喝茶咧!”徐恭笑说。
“臣欢迎光顾。”父亲说着,送走了徐恭。父亲知道吴道子:约66760前后,国唐代画家,后改名道玄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神龙年间705707,吴道子事逍遥公韦嗣立为小吏,景龙年间707710任兖州瑕丘今山东省滋阳县县尉,不久坚辞而去。他以后浪迹东都洛阳,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后专工画,并在寺观从事壁画制作。开元年间713741,他被唐玄宗召入了禁,为宫廷作画。先后任供奉、内教博士,官至宁王友。吴道子奉诏绘制一些历史画,或政治性肖像画如金桥图。同时,他常在长安、洛阳,作壁画名声广播。天宝年间742756,他奉诏游蜀归来,在大同殿画出,嘉陵江三百余里旖旎风光。玄宗因之称羡道: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75年以后,不详吴道子事迹。父亲说着吴道子的情况。孙嫔和父亲一样,对画也不是很感兴趣,徐恭送一副,是白给孙家的。父亲把画收了起来,又让人叫来兰琴。父亲、兰琴和孙嫔,研究丽娟户籍问题。孙嫔在北京的孙府,父亲曾与家人说过,涉及骆红户籍问题。骆红逃出永城李家,是家奴身份,孙嫔想着,倒不知如何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