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章:站队。(1 / 2)天台山老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苛税的征令很快传达到了各地,无论百姓还是世家大族,怨声载道这个词,远远不足以表达他们的愤怒。

特别是对下层百姓而言,这份征税令,与其说是要钱,倒更不如说是要命。

去年才算堪堪平息的黄巾bn本来就使得各地百姓苦不堪言,好不容易迎来一段相对短暂的和平稳定,又被天下集结调去了各家各户大部分的青壮男丁,你朝庭说牺牲也就牺牲了吧,抚慰金都没有?!

抚慰金没有也就不提了,这还征税额翻了十倍?

各地百姓家中劳作者这些年由于战事的关系,大部分靠着的也只能靠着家中的妇孺老弱,让原本就低下的生产力显得更为积弱,收成更是创下了百余年来的新低,这种情况下,还要征税十翻?

一年辛苦劳作的收成,甚至都不够补那高额的苛税,养活自家人都成了一个大问题,更别说留有富余了。

这换谁受的了?

虽然在何太后的旨意下,征税的官员多次强调这份税,是新任的征西侯周诗语向他们征收的,但这些百姓,哪会管你那么多?

各地州除了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凉州外,起义叫反频出不已,但无奈底层百姓,壮年男丁稀缺,这些零零散散的起义,很快地就被镇压了下去。

苛税导致反抗,反抗导致执行者的bn,bn导致百姓们的起义,起义导致镇压,镇压后继续苛税

轮回往复,周而复始。

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度,已经降到了一个极低的冰点。

而那远在西凉,以凶名冠绝天下的征西侯周诗语,经口口传讹,在百姓心中,竟成了摄政王或幕后黑手一般的存在,连着汉室朝廷,一并成了百姓们的记恨对象。

而周诗语,对这一个月时间里发生一切,完全不知道。

这一个月间,当日的使臣又来了一次金城,带来了何太后封她为征西侯的诏令,另外向她表示,何太后也已接受了她五十万黄金的“赔款”要求,只是需要,大概三个月时间筹钱而已。

周诗语也表示理解,五十万黄金她也知道不是一个小数目,随后带着使臣在金城玩乐了数日,要不是想着还要回朝中复命,使臣差点儿当场宣布叛入金城户籍。

她还惦记着,当日为了从金城跑路,留下欠条的三位老头,什么时候能把她的钱送来,她可是已经计划好了几百种讨债的方案,只等着几位老头,嚣张地对她说一声,要钱不给。

在欠条上所答应的日期到来前日,来自江东地区的架马车驶入了金城,领头的马车上装着两个足以塞进去一个关羽的大箱子,只是这箱子里装的并不是什么活物,而是塞满了黄金。

架马车使进州牧府,江东来使态度恭敬地向府上的征西侯周诗语汇报表明,江东地区执掌孙坚按约定奉上良布万匹,黄金共计一万五千两,其中多出来的五千黄金,是由于江东地区由于地域原因,确实凑不出一万马匹,故将这亏欠的万匹战马,折成了五千黄金奉上。

“这孙坚”

“真会做人啊!”

周诗语由衷地赞叹,就孙坚这样,哪怕是放在她前世的那个时代,想出人头地,也绝不是一件难事。

江东使者毕恭毕敬,躬身保持着作揖的礼貌姿势,等待着眼前这位年轻貌美的征西侯答复。

见周诗语嫣然一笑后,他才总算放宽了心。

因为孙坚多次向其交代过,一定,切记,此次出行“还债”,要让眼前的这位征西侯满意。

实际上苛税之下,天下起义,怨言四起,江东自然也难以幸免,只是当孙坚意识到如果继续这么下去,恐怕不等下个战事爆发,江东都会被朝廷假借着周诗语的凶名压榨干净,所以,孙坚做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

他将江东地区所有的朝廷征税官全部赶了出去,并向所有江东世家大族表示,宁愿不交朝廷征税,也要先将周诗语那搁置的“欠款”先行偿还。

这必然引起了众多士族的反对,但好在孙坚在江东地区经营多年,根基稳固,即便士族反对,也仅仅是口头上的反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