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不听话的熊孩子。(2 / 2)天台山老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她又一次回身朝门外喊道。

“飞飞过来收尸啦!”

门口的张飞暗道一声晦气。虽然脸上写满了不情愿,但还是提着一个破布麻袋,走进了府内大堂。

“为毛每次这种收尸的活,都是我来干”

不仅是赵忠。

就连赵忠带来的那些随从,都被周诗语安排的明明白白,统统被埋在了金城向西几十里路的乱葬岗里。

汉灵帝活着的时候,常对他人言:“张常侍为我父,赵常侍为我母。”

这一下,周诗语也算让他们一家整整齐齐,合家团圆了。

处理完赵忠一行后,周诗语还找贾诩,上书朝廷。

书中内容大概是。

“赵常侍回城途中,路遇盗匪,惨遭不测。”

贾诩用标准的公文写完后,斜着眼睛看着自己的周老板。

“老大,你这么拙劣的借口,朝廷会信吗?”

周诗语目视前方,胸有成竹。

“有人会让他们信的。”

果不其然,正如周诗语所料。

当朝廷接到这份“意外通告”时,第一反应是派刑部前去调查清楚,毕竟赵忠身为中常侍,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在路上,难免会遭人怀疑。

然而,这调查,却活生生地被尚书卢植终止了。

卢尚书甚至连终止调查的说法都没给,强行用官职给压了下来。

朝中小臣们也只好暗自揣测,这卢尚书很可能就是幕后主使,毕竟尚书和这群太监们不对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

赵忠半路暴毙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话说回凉州那边。

凉州上下很快就知道了新州牧上任的消息,州内除金城外,共九郡二国,全都派出了各自的使者,前往金城,想探探这新州牧的想法。

当这些代表回到各自郡国时,带来的消息让这些郡国长官可谓“大吃一惊”。

“什么?从今天起向州级所缴税款全部减半??!”

“什么?全州各郡着力于粮田开发?州牧大人要于年底亲自下郡检视?!”

“州内所有适龄青年前往金城参与兵役锻炼,州府会每个月按人数向各郡国补银补粮?!”

“原济南国相国曹孟德担任凉州军总帅,各郡国兵即日起上报兵力人数,统归州府调遣,有私藏不报者,后果自负??”

“总帅下设总参谋一人,统军三人,另设州刑部,由一名叫赵云的十五岁少年负责?!”

“另外,州牧大人还说。”

“说什么?!”

“凉州各郡都是一家人,各郡对她来说都是她的孩子,她负责养孩子,但她也绝不希望”

“不希望什么?”

“不希望家里有不听话的熊孩子”

这些代表带回来的消息,对这些郡国长官来说有好有坏,好处简单说就是今后州府负责郡国的生计,而坏处就是要解除他们各郡国的私人武装。

这些郡国官员其中有一大半是周诗语之前担任金城“代理太守”时的老相识,周诗语的脾气他们还是略有所知。

虽然算不上多么情愿,但他们还是老老实实地交出了郡国兵的兵权,执行新州牧的新规则。

但还有几个郡国,当场就表示宁死不愿交出兵权!

毕竟凉州僻壤,穷山恶水之下不仅匪祸猖狂,而且各郡国之间内战不断,没点私兵?在这些郡国长官眼里,和等死无异。

“哦?那就让他们去死吧。”

这些不配合郡国长官,在短短的一周之内,要么莫名其妙地暴毙而亡,要么就被新上任的那个曹总帅,刘统军,关统军,张统军,带着一大批战斗力极强的骑兵破城亲自上门捶爆狗头。

很快,凉州之内,再无内战,百姓渐渐开始安居种田,良好的税收政策下,民众们的生产热情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周诗语,成为了近两百年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治服”了凉州这块蛮荒之地的“州牧大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