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略微沉吟了下,缓缓地道:“陛下,若是臣在从前怕是觉得苏掌柜说的实在是有些匪夷所思,但如今听到他先前那细致入微的分析,臣忽然也觉得苏掌柜说的很有道理,这通商可不仅仅是挪腾物资、互通有无,更多的则是在调动——苏掌柜怎么说来着?对,社会资源!其实臣也不是很懂这些,但有一点臣觉得是没错的,通商的确是能让朝廷富起来!”
“不错!”
朱棣点点头,忽然变得异常豪迈地道:“我大明想要领袖全世界,那必须要通商!到时候还要赚取全世界的银两!”
“陛下圣明!”
郑和顿时恭敬说道。
朱棣的嘴角亦是流露出一阵欣喜。
只是很快他的目光再次落在苏泽的身,道:“说起这个——天对我朱棣当真不薄,竟是将这般奇才送到我的面前,若没有苏掌柜怕我朱棣这辈子也都固步自封,成了那井底之蛙!”
“苏掌柜的确堪称我大明第一奇才!”
郑和亦满是赞叹地说道。
……
在接下来的日子当中。
朱棣显得极其忙碌。
首先他当然是全力督促农业恢复生产,其次他就在着手制定鼓励经商的政策。
虽说法令还没有颁布,但许多朝臣很快就风闻了这件事。
相比较于次重赏藩王这次的阻力更大!
经商?
这有没有搞错?
士、农、工、商!
这是自古对于商人的定位,那是无比低贱的行业!
现在居然要鼓励商贸,而且还是大规模地鼓励,这不是动摇国本吗?
所以连续几天整个朝堂都炸了!
无论是督察院的那帮铁憨憨还是各部的主官绝大部分都齐齐地反对着这一策略!
在听说还要跟番邦通商那更是变得根本无法接受!
要知道在太祖皇帝时期为了遏制跟番邦通商,甚至都早已杜绝沿海百姓的通航!
如今陛下居然要通商,这岂能不让他们感到费解和排斥?!
不过还是有少数人是对此持赞同态度的,这中间就有皇长子朱高炽和户部的主管夏元吉。
朱高炽本身是治理内政的高手,早在靖难时他就留守燕京做出了杰出贡献,对此自然明白通商的好处,而夏元吉此人在历史虽然名声不算很响,但却实实在在是个理财的高手,后世朱棣能够迁都燕京、五征大漠、七下西洋,靠的就是这位财神爷不断地给他理政谋财!
两人在朝堂地位非同凡响,有了两人的赞同,整个朝堂的风向倒微微有些变化。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朱棣在这件事展现出了难以想象的执着,所以半个月后很快朝廷就颁布了通商法令!
大明正式开始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