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再宴(1 / 1)墨文轩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着父亲挑了对方一堆可能的缺点,荀适有些蒙了道:“那……那父亲还随他入蜀?”

荀攸面对次子神色自然了些,长子的早夭让他非常注重陪养余下的子嗣,话也更多了起来道:“察人要先观面色,再明能力,后品性格。”

“我昔日寄居于叔父府上时,祖父过世,祖父手下一官吏前来守墓。见我神情木讷便未做防备,面常现反复之色。我便知此人有问题,让叔父调查一番果犯过命案。”

“刘璋面色精神奕奕目光狡黠,至于其能力,今日算数让我大开眼界,昨日朝堂之说也显其才能。更早那刘焉刘表不合的消息多半也是他放出来的,没过多久刘表就上书骂刘焉,也足以见其远见。”

“听闻他二兄失踪我便有所疑惑,今日细观其大兄刘范的面色我便知此事绝对是假,逃脱入蜀恐才是真。

“如此机会,刘璋未随之而去可见其沉稳可成大事,安排辈分比他大的兄弟先走与一些日常亦能见其仁义,就更别说今日之谈中透露出的见识了。何况,他还是汉室宗亲,有着我汉家天子血脉。”

荀适想了一会又道:“那父亲说的辈分问题咋办,他一个幼子在蜀中哪来的话语权?”

荀攸想要摸摸荀适的头,但想了想孩子已经大了就没有动,回答道:“他们兄弟几个我都有所了解,老三刘瑁虽最早随刘焉入蜀,但患有疾症,常年发作活不了几年。老二刘诞书生气太重,没有问鼎蜀中的野心。老大刘范吗……”

“其太忠心于皇室,让他自立门户是断不可能的,对兄弟极为照顾,也没有问鼎一方的野心。话说若不是他身为诸侯之子受监视太重,之前行刺董卓我就拉上他了。”

荀攸可能是许久没有说过这么多话了,神色又放松了一分,虽然常人看来他这放松不放松都是一样的憨。接着又自言自语起来:“季玉啊季玉,打磨好了是人中龙凤,打磨不好也能算是块璞玉。

“我大汉四百年江山怕就寄托在你身上了,老夫现已无家族后顾之忧,就随你走一趟这天下吧。”

刘璋并不知道父子二人的谈话,所谓身在局中不知局,待自己回府仍觉得自己的第一次招揽顺利的不可思议,就这?

殊不知只有荀攸这种的顶级智者,且家族又有分散投资的习惯,才能极早看清局势并决断的投资,而同时满足这两者的人少之又少。

“家主累了一天未进食,快用些膳吧。”方季端来一碟食盒道,“这还有碗留下来的羹还是热的,家主常说人死不能复生,还是不能饿坏了身子为好。”

刘璋连忙称好,虽然在抑制兴奋感,但方季还是能感觉出来一些。所以刘璋一回府方季便驱散了沿途家仆,饭也没让丫鬟送而是亲自来。至于家主兄长新丧为何不悲伤,方季觉得自己不敢想也不能想。

刘璋又何尝不知方季一路在为他掩盖,心中虽感激但实情还是不能说,道了声谢谢后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饱食后便去睡觉,两天一夜几未合眼的他再次睁眼已经是下午了。

一番洗漱更衣,来到了一般不让家仆进去的后院,先是活动了一番筋骨,提着一杆椆木花枪出来深呼一口气。

点枪而发,一点寒芒被骄阳照的熠熠生辉。接着一招一式的从刺、点、挑、拨、架、挡练起。

各式练完,双手把枪,翻身回扫,待移步站定后。气势陡然一凌,枪影一翻,挟着寒芒闪耀,朵朵枪花绽放开来。虽然细看有些凌乱,但气势貌似足了。

这枪法正是他大哥所授,具他评价自己现在的水平和顶尖一流武将难以匹敌,但也有二流水平,相当于关东联盟和华雄吕布斗将身死的那批人。

刘璋没有气馁,自己可以慢慢来。若不是穿越时这具身体素质不知为何也变好不少,他现在跟这些二流武将都相差甚远。

练了一个时辰刘璋方才停下,换上一副悲切的表情走出了后院准备用膳。

“王允府上又送来请帖?”守门的家仆跑过来得给了刘璋一份竹片。

刘璋细细看去,写着上次宴会突兀结束,欢迎各位再次相聚但莫谈国事一类的话。刘璋摇了摇头,他二哥“新丧”不宜参加这些。

可惜刘璋不知道这次宴会发生了什么,否则一定会来凑个热闹。

两个时辰后,王允府

一道叹息声再一次出现在了本来想结束宴会的王允耳中,为了耳根清净,他已经将劝他赦免一事的朝臣全部赶出府。在满是剩下欢庆声中这道反复出现的叹气显得如此刺耳,不禁示意让面前的群臣散开些,皱起了眉头向声源望去。

看到端坐的那人正是大儒蔡邕,王允面色微凝。董卓生前与蔡邕关系亲密倒也罢了,但听说最近蔡邕还为董卓哭丧。

“今汉贼已除,汝何故叹息?”王允冷眼问道。

蔡邕低头回道:“吾思及董卓当初提拔我等,亦有知遇之恩。当时其还未过于骄纵,只是后来自误,暴虐不仁,落得如此下场……”

蔡邕还欲再说,却被邻座挥手打断,并遥指王允。蔡邕抬头一看,王允面色红涨,已然大怒。

王允拍案而起指着蔡邕大骂道:“我等汉臣与董贼势不两立!如今汉贼已被吾一手所诛,汝却为汉贼叹息,想当初汝为恶贼频频献计,必为董贼一党!”

在场大臣被这变故为之一惊,在他们看来蔡邕虽然曾献计于董贼,不过是形式所逼罢了。王允当初在董贼手下,不也是言听计从?

“子师知我,那董卓问计于我,受制于人不能不答。且我回应之计亦每每维护天子,何来逆党一说?”蔡邕颇为惊愕,呼喊着王允的字解释道。

不少大臣也都站出来劝王允,蔡邕通经史善辞赋,为人亦谦和,朝中有不少好友。

“子师,我受罪亦可。但吾正修汉史,此乃国之典籍,且让我写完啊!”蔡邕被恶仆架起,惊慌喊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