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若是他,会想到何种办(1 / 2)陈小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二在御书房里处理政务。

听闻宫人回报,说方老先生领着长乐公主回来之后,李二便放下心来,松了口气。

原本还想去见见长乐,跟对方聊聊今日出宫心得。

只不过政务实在太多,李二没办法抽开身。

况且还有方老先生淳淳教导,他就放心许多,就算没有自己监督,应该也问题不大...

想到这,李二便专心批阅奏章。

之前在苏轩那求教的科举改革,已经开始公开推行。

只不过下一年的春闱是没办法改变,依旧按照原先科考内容,以四书五经为准。

至于插入的杂学时政,也都需要礼部官员一番商议后定夺。

这些都进展得较为顺利,也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唯独殿试存在异议。

尽管所言的借口都是为求科举学子的公平性,不再加设考核难度。

实际背后推动渔轮的都是那些士族权贵。

他们自然也看出殿试的实施实际会掣肘他们的权利,以后还有影响朝堂的话语权。

尽管科举制的实施,给予了寒门学子一个跃龙门的机会。

然而实际通过科考的学子中,大部分依旧是世家大族的子弟。

一方面是权利的扶持,另一方面,是因为民间普通百姓家庭,吃饱饭就已经很勉强了,根本没有读书的经济支撑。

就算出现几个寒门子弟,可是相比于大部分的底层百姓来说,依旧只是个别例子罢了。

文化的垄断便是世家大族能够屹立不倒的基础。

普通百姓得不到蒙学的机会,或者机会极少。

而这些极少的个例就算冒头,又如何能够跟那些存在数百年的大族相抗衡?

再说科举过程中,通过层层选拨,本就数量稀少的寒门子弟,能够最后登榜的就没什么人了。

况且监考选拔的权利都在那些士族官员手中,他们就能够主导干预,培养自己的势力。

李二同样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苏轩点出增设殿试这一环节后,他直接就采纳了。

并且第二日就在朝堂,当场提了出来。

只可惜,跳出来阻挠的官员不少,这也让李二感到忧心忡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