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章 创立太学(1 / 2)徐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窦老太太盯着卫绾,沉声问道:

“此卷只是总纲,其他的文本在何处?

卫绾被他的眼神吓得有些发懵:“回禀太皇太后,其他的在甘泉宫!”

——

经过修改的《三字经》是和黄老之学最没有冲突的经典。

而《老子注》则能夺得“与民生息”主动权。

刘彻通过这番惊才绝艳的表现,震撼了窦老太太和卫绾。

种种铺垫,皆为达成最终的目的——创立太学!

汉初,黄老之学盛行,却只有私家教学,没有出现传授学术的学校。

在历史,要等到原主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才采纳董仲舒的建议,长安建立了太学。

太学,是华夏历史第一座高等学府。

按照历史的轨迹,六年后窦老太太驾崩。

对于刘彻而言绝对等不起。

人才是帝国的第一生产力!

但人才的培养并非一蹴可就。

若不早些创立太学,待到六年后再做,便会浪费宝贵的九年。

足足六年啊!

刘彻不想等,索性冒险一试,加速推动太学的建立。

学术疯子卫绾在见识了刘彻的旷古绝今的才华后,全不在乎长幼辈分,端是每日对刘彻虚心求教,大有达者为师的倾向。

师有事,弟子服其劳。

在刘彻的鼓动和坚持下,终在长安城南划出一地,设立太学。

太学中设五经博一百名,所招学生称之为太学生,有免除赋役的特权。

太学生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

虽然与刘彻心中的太学还有很大差距。

但至少是个重要的突破口,将来慢慢加入律学、书学、算学和格物学。

而具有强烈排他性的黄老之学,在后世的研究中,也被慢慢的改造过了。

刘彻脑海中的各种典籍,完全可以堆砌出一大批类似卫绾之类的一代文宗。

通过他们巨大的威望和崇高的地位,潜移默化的将黄老之学改造为后世所谓的新儒学。

至于最后改造出来的学说,不过是名称的差异罢了。

历史,原主台后推行的建元新政。

引发了窦太后为首的黄老学派强力围剿,以失败告终。

由此引发的强烈政治风暴,几乎导致武帝的皇位不保。

甚至到窦太后去世,原主还花了好几年,做足了准备,才敢搞独尊儒术那一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