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孙坚扭过头没有搭理,李儒接着道:“哦,是这样,董相国闻文台将军长子策年已成丁,而董相国有一女刚满及笄,故而派儒前来说合,以作秦晋之好,将军以为如何?”
“哦,对了,董相国还说,孙将军若肯罢兵,可上表朝廷进封将军为豫州牧,策公子为南阳太守,其余子弟皆有好处!”李儒谄笑道。
“滚!虎子焉能配豕女乎!董贼祸国殃民,天下人人欲啖其肉、寝其皮,诛之而后快,我孙文台与其势不两立!”孙坚大骂道。
被孙坚大骂了一通,李儒热脸贴冷屁股讨了个没趣,只得灰溜溜退了回去。
董卓来使求和,而孙坚只知大骂,由此也能看得出来,孙坚确实有勇少谋。倘若孙坚佯装同意,暗道直取长安,说不定还有希望直捣贼巢。
接到袁术发来的粮草,孙坚继续率兵北进,在大谷先帝陵墓间与董卓大战,董卓战败,移屯渑池。
董卓军走后,孙坚攻破洛阳宣城门,扫除宗庙,祭祀天地,分兵出函谷关,到新安、渑池防御董卓军。
此时,洛阳城内一片大火、尸殍遍地,孙坚看着眼前的满目疮痍,喟然长叹。
“报!!将军,在井里发现一个人!”这时,一个士兵跑过来禀报道。
“哦?走,去看看!”
反正也闲来无事,孙坚带着程普等人,在士兵的带领下,来到汉室宗庙附近的一处石井前。
由于已是晚上,井水较浅,有月光洒入,众人定睛一看,发现井中之人的脖子上挂着一物,反射的月光竟然隔着绢纱透了过来。
“这是?”一般来说,透光性这么好的,在古代只有最极品的美玉了,因此孙坚道,“快打捞上来!”
等几名军士七手八脚的将人捞出,发现死者乃是一个公主。
“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感叹之余,孙坚等人将死者脖子上物什取了下来。
“这,主公,此乃传国玉玺啊!”程普跪下抱拳道。
“传,传国玉玺?”这玩意儿,只有皇帝平时才会拿着,孙坚握在手中,心情难以平复。
“哈哈,对!秦王政十九年,秦破赵,得和氏璧。后一统天下,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用小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
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玉玺抛入湖中,于是风浪骤止,玉玺由此失落。
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玺奉上,玉玺复归于秦。及高祖败霸王于垓上,秦子婴将此玉玺献与高祖,世世传受,故曰传国玉玺啊!”程普解释道。
“这真是传国玉玺?”孙坚看过玉玺底下刻字,字字不假,手都发起抖来。
“千真万确!昔日外戚王莽篡权,孺子刘婴年幼,玉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骂之,并以玺掷贼,破其一角,后来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主公,今日玉玺归于主公之手,由此可见,主公有九五之资啊!”程普拜道。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周边其他众人,纷纷倒头拜道。
“哈哈哈哈哈!”孙坚大笑。
“主公,此地不可久留,宜早归故里,别图大计!”程普建议道。
“好!我意,明日即刻启程,我们返回长沙!”孙坚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