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五章 废旧立新(2 / 2)小百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哈哈,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眼睛!确实,我久居西凉,这朝中之事如何能快速树立权威,我想莫过于废旧帝立新君之举了!”董卓哈哈一笑承认道。

“废旧立新,主公此举,可有两个好处!”李儒伸出两根手指。

“说说看!”董卓道。

“昔日伊尹、霍光行废立之事,皆成千古名相,主公效仿伊尹、霍光,此举必定名垂青史,此好处一也;此次主公救驾有功,威名位于群臣之上,且朝中兵马几乎握于主公之手,试问废旧立新谁敢不从?立年仅九岁的陈留王为帝,主公可挟天子而令群臣,进而图谋天下,此好处二也!”李儒缓缓道。

“哈哈哈哈,有这两个好处,何不为之!”董卓大笑。

“不过,主公如此,却也有一坏处!”李儒提醒道,“主公此举,虽然会权倾朝野、威赫一时,却也将自己置于众矢之的,望主公深思、慎之!”

“呃,有两个好处,只一个坏处,我看划算!明日早朝,就这么办!”

……

次日早朝,董卓带领西凉军包围了整个内廷,逼迫朝廷罢免司空刘弘,并任命自己为司空,尔后又胁迫何太后和群臣废少帝,改立陈留王为帝,曰:

“孝灵皇帝不究高宗眉寿之祚,早弃臣子。皇帝承绍,海内侧望,而帝天姿轻佻,威仪不恪,在丧慢惰,衰如故焉;凶德既彰,淫秽发闻,损辱神器,忝污宗庙。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而乃有阙,罪之大者。陈留王协,圣德伟茂,规矩邈然,丰下兑上,有尧图之表;居丧哀戚,言不及邪,岐嶷之性,有周成之懿。休声美称,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可以承宗庙!废皇帝为弘农王……”

废立之日,满朝文武惶恐悲切,却无一人敢站出来反对。董卓为绝后患,还听从了李儒建议,鸩杀何太后和废帝弘农王刘辩,朝廷最终彻底沦入到了董卓手里。

后军校尉鲍信见董卓如此,于是找到司隶校尉袁绍商议:“当初郑泰有言在先,说董卓面善而心狠,一入宫廷,必成祸患,还真让给言中了。我看那董卓心怀异志,应尽早除之!”

袁绍想起当初自己给何进提的建议,不由叹了口气:“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朝廷如今新定,不可轻举妄动!”

实际上,袁绍此时何尝不想除掉董卓,只是攻守之势异变,董卓目前手握重兵,他和鲍信手上只有数千军士,此时讨董,无异于以卵击石。

“既然如此,那我领本部兵马暂且离京,等他日讨董之时,再来听从调遣!”鲍信叹了口气,领着部曲向泰山老家奔去。

到了十一月,董卓将朝廷中不听话的大臣几乎赶尽杀绝,于是自称相国,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全无人臣之礼。又放纵士兵在京师剽掠财物、奸**女、残害百姓,京师人人自危。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董卓对外征辟名士、拉拢人材为已所用,但其倒行逆施,大为士人所不满。因此,董卓任命的官吏,后来大都成了他的敌人。

这其中包括惧祸逃往南阳的后将军袁术、厌恶董卓而弃官的冀州牧韩馥、与董卓决裂的渤海太守袁绍、以及豫州刺史孔伷(zhou四声)、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济北相鲍信等人。

当然作为一方势力、在大汉颇有名望的刘虞、刘和父子董卓也表达了一下意思,派使者授予了刘虞大司马一职,进封襄贲侯,又擢升刘和为扬州牧,总督扬州六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