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又磕了个头,道:“儿臣斗胆,请皇阿玛亲赐一名,以叫兰馨宽心。”
皇上苍眉微皱,沉声道:“你先起来,皇孙由朕取名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不用这样大费周章的。”
说着又思索道:“该是绵字辈,从了心的。”
片刻舒展了眉头,高声道:“叫绵恺如何?恺者,乐也。恺歌,更有军胜之乐的意思。希望这孩子能给他阿玛额娘带来欢乐,也给我大清带来凯旋!”
如今苗疆战事吃紧,皇上故有此说。
永琰听罢,这样被赋予了希望的孩子,必然也可以让兰馨振作起来,“儿臣谢皇阿玛赐名,也替兰馨和绵恺多谢皇阿玛!”
皇上摆了摆手,道:“下去吧,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兰馨,也收拾收拾自己,别叫旁人看见,损了你的威严!”
永琰低头看了看自己已经沾了污渍泥点的衣服,行礼道:“是,儿臣告退!”
绵恺的名字很快就传到了京中,盛菁那日跟着永琰一起回了圆明园,此刻正在自己屋里。
信泰从屋外进来,躬身道:“福晋,热河来了消息,皇上给小三阿哥赐了名,绵恺。”
盛菁听罢,仔细品着,“绵恺?哪个恺字?”
信泰抬眼瞄了盛菁一眼,回道:“中心物恺,兼爱无私。”
且静不屑地笑道:“还以为皇上和王爷多疼爱小三阿哥呢,原来也不过如此。皇上希望小三阿哥安乐和乐,可比不上咱们二阿哥的平定安宁。”
盛菁这才满意地笑了。
守淳领着送信太监进了兰馨屋里,行礼道:“侧福晋,热河那边来信了。”
兰馨一直怪永琰不肯细查思欣的事情,只懒懒地说道:“放那吧。”
守淳看了一眼悠可,悠可从送信太监那里接过信,对兰馨劝道:“这是从热河快马加鞭来的信,也是王爷的一番心意,侧福晋还是看看吧。”
兰馨这才接了过来。
草草看完了信,面上并无大的波澜。将信合上,对送信太监道:“还望公公回去后,替我多谢皇上赐名。”
那太监自是知道信中写了什么,便躬身对兰馨道:“是,恭喜侧福晋了。皇上的意思,恺乃欢乐和乐之意,也是希望侧福晋日后欢乐无虞。”
兰馨扯了嘴角,却笑不出来,“王爷信中已经提过了,这是个好名字。”
那太监笑道:“这只是面上的,至于皇上更深处的意思,侧福晋聪慧,该是明白的。”
兰馨笑意不达眼底,“皇上器重王爷,自然也看重皇孙。”
她不想再应付了,便对守淳说道:“带这位公公下去,好好打赏。”
守淳哈腰道:“嗻。”
那太监本还想再说些什么,但见兰馨已经下了逐客令,便也只好俯身道:“那奴才先告退了。”
看着两人离去,兰馨就将手中的信递给了悠可。
悠可看着那信,说道:“恺者,乐也。小三阿哥得了这样好的名字,侧福晋不开心吗?”
兰馨“呵”地一声笑了,“王爷希望用绵恺的名字让我忘了失去思欣的痛苦,哪有那么容易。”
悠可也想让兰馨看开些,便问道:“方才那公公说的深处意思,侧福晋明白?”
“《周礼》有言:王师大献,则令奏恺乐。皇上这是借着绵恺的出生,望苗疆战事大捷,无旁的意思。”
她嘴上虽是这样说的,可是心中也还是有疑虑。
恺悌君子,民之父母。
不知是皇上的暗示,还是她会错了意。
悠可恍然大悟,笑道:“果然您博览群书,一看就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