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边。
见到又是楚阳出面,轻松化解了一场闹剧,众村民纷纷打招呼道:
“阳子,干得不赖!”
“阳子,走了哈,有空去俺家里玩儿!”
“小茉莉那么乖,来,奶奶抱抱!”
楚阳则一一回应,不多时,人群走得就只剩下了楚松亭和三民俩人。
楚松亭也是激动得不行,拉着楚阳的手不放。
“阳娃子,今儿可多亏了你啊。”
“七叔,你还跟我客气啥,你记住,以后再遇到这种事儿,直接开口对我说就行了。”
“好,好。”楚松亭感激得不知该怎么说话。
而楚阳只是又笑了笑,对三民和他打招呼道:“行了,七叔,三民哥,我得走了,刚从城里买了两张渔网,我得赶紧上山砍几棵竹竿给它摽上。”
听到这话,三民俩人顿时就来了精神。
“阳子,你真把王烈猛那家伙的渔场给买下来了,下午听我二伯说,我还以为他骗我的呢。”
“阳娃子,还费那个劲干啥,我家有现成的,放着也不用,你去拿走。”
“那行。”想了一下,知道七叔楚松亭可是养了大半辈子鱼了,这方面的手艺和技术肯定比自己强,于是楚阳也没推辞,直接答应了。
旋即,和三民一起,楚阳就跟着楚松亭回到了他的家。
“阳娃子,你们先等着。”
进了大门,楚松亭丢下一句话,当即走进了杂物间,再出来时,肩膀上已扛着一根粗壮的竹竿。
楚阳一看,只见这竹竿足有碗口粗,十多米长,用来放在水里固定渔网,那是再合适不过了。
三民看得也是直乐呵:“七叔,阳子,这竿子好啊。”
“那是,也不看看咱七叔是干啥的。”说着,楚阳急忙上前给他接过来放在了地上。
楚松亭笑了笑,指着杂物间道:“里面还有七八根,都扛出来吧。”
“好嘞。”满口答应一声,三民和楚阳就进去了。
再出来时,望着一边肩头扛着两根的楚阳,走在后面的三民直摇头不语。
这么大的竹竿,一根少说也得六七十斤重,可三民最多一次扛两根就算顶天了,而且每走几步,就得呼哧呼哧喘口气。
然而扛得比他多一倍的情况下,还脚下如飞的,看得三民心里直感慨,自己这个兄弟,就是变态!
“走吧,去你家去,七叔给你摽好。”
楚松亭都发话了,楚阳也没推辞,旋即三人扛着竹竿到了楚松义院里。
从三轮车上将渔网拿下,楚松亭一看,发现网眼那么小,而且还有好几层,忍不住赞道:“阳子,这网不赖啊。”
楚阳笑了笑,帮忙接过,又找来绳子和剪刀,经楚松亭这个老师傅上手,不多时,就已彻底弄好。
“嘿,咱七叔的技术就是不赖哈。”整个过程中,看楚松亭双手如飞,最后每个部位都捆得结结实实,拽都拽不动,三民不禁连口夸赞。
“行了,”将弄好的渔网往旁边一放,楚松亭也忍不住满意地点了点头,再问楚阳道:“阳子,你明天把这玩意儿下到水里是吧?”
“对,七叔,你也知道,这东西赶早不赶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