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人问津的小院里,日子平淡如常的虚晃而过,转眼入夏。
这数月里,丹墨璃只在晚霞时分才现身与韩勨相见,她怕出现的时间久了,会被其他村民看到,到时无法解释清楚自己的身份,再平白给韩勨带来麻烦。所以,白日里她便隐身盘在桃花树上,或是打座假寐,或是尝着桃花,翻看随身携带的医书,等候他踏着余辉从学堂归来。
这棵桃树不知是否因有了玉琼露滋养的原因,比寻常树木更为枝叶茂盛,花香馥郁,结出的果子异常清甜甘美,尤为招虫鸟的喜好,层层叠叠的枝叶深处蝉鸣声不短,鹊鸟声四起。
在此期间,她趁着韩勨上学堂的间隙,抽空回了趟自己的洞府,取了些药材和物品,又翻看了许多书籍,期望能从中找出可以修复桃树之法。
奈何书中所写内容或杂乱,或隐晦,并十分不详尽,她便又去询问了深山内其他的花妖树精。从他们那里得知,这几道伤痕已泄却桃树本身的大半灵气,虽说以桃树现有的灵气加以时日也足够让它成精,但说到底还是于修为有碍,而已经失去的灵气若想再找补回是很难的事情。
虽说很难,但也并非不可能,只要能用灵气强盛的仙品滋养着,便能将桃树散去的灵气补回。听闻天山顶有一汪清泉,传闻是当年弱水闯下界时打翻了天蓬元帅的一盏茶,而那茶是采集的蟠桃园内花上的露珠,茶被打翻后落入凡间,成了天山顶上的一汪清泉。
千百年来,想要上山取用清泉的各类仙家妖神不计基数,但几乎都是铩羽而归,因在通往山顶的路上,有王母设置的四位战将看守,皆是法力强悍之辈。
丹墨璃自然不想去冒险闯山,万幸的是,她还有好友赠予的半瓶玉琼露。这虽不及那蟠桃园里的露珠精贵,却也是不可多得的上等仙品,亦可滋养凡界一切的生命。
自那后,每当月满清辉时,丹墨璃都会给桃花树滴上一滴玉琼露,再叮嘱韩勨每日清晨为它浇水,如此几月后,桃树以明显可见的速度生长着,枝叶茂盛,绿荫呈伞,一日胜过一日,晃晃遮蔽半个院落。
繁花开落复几回,风吹落花似飞雪,更比飞雪沁人心,花香数里不消散。
韩勨每每看到那些桃花如飞雪一般落满整个庭院里,再被泥土掩埋下被泥土糟蹋了。
他在树下围了一层又一层的白布,每日晚霞时,就将落在白布上的花朵捡拾到萝筐里,置于阴晾处,如此不过几日,竟让他攒下足足一萝筐的桃花。
丹墨璃望着那筐堆尖如山的落花,半似笑,半似嘲的问他:“你这不忍闲看落花泥的菩萨心肠,可有想好要如何处理这花?”
“姐姐耐心在家等着,我去将这桃花制成了花茶,回来请姐姐品尝。”
于是,今日趁着每月中旬学堂休沐的日子,他一清早便背着竹筐去往镇子上,说是向前日里购买花茶的店家学习如何制茶。
晨曦微光下,村庄笼罩在氤氲轻烟里,才出朝霞的阳光丝丝缕缕落在青黄一片的田间,她卧在树梢绿荫下,舒展着身子,柔顺乌亮的长发垂下,如最上等的绸缎,光泽莹润。随手折过一枝占着露珠的桃花,放在嘴里细细尝着,神情慵懒的望着远方湿气漉漉的村道上,那个兴致高昂的小小少年。
沿途遇到许多同路的村民,他皆会与他们们谈笑,招呼几句,人群里的少年身姿挺拔,眉目清俊,一身学子服在晨风里翻飞,早已不见去年初遇时的怯弱与青涩,举手投足里更添了分沉稳,只是笑里也多了几分勉强。
日头高起,她能闻到迎面而来的风里浓重的烟火气,还能听到远处的此起彼扬的人声鸡鸣,及渐行渐远的少年谈笑声。
眼下虽身处繁尘里,但她并不欲与人有过多的接触,韩勨的出现是意料之外,去年春分里那一次在河边的隔水相对,造就了二人之间的缘起,但细想来,也是必然里,因她此次下山,便是有心要往凡尘里走上一回。
记得有位婆婆曾对她说,行走人世,也是一种修行,能让她收获到比在深山苦修勤炼里更多的学问。奈何她自来就不向往尘世的热闹繁华,自化形后的数千年来,唯一的执念但仅有梨山一处而已。
可悲她五次三番,携重礼前往神山拜师,都被拒之门外,前次闭关时,她也反省深思过,要说是因修为不足,可她三千多年的道行放眼整个妖界也是不可多比的,论资历,她三界六道也都探行过,论心性,她自认道心坚定,不为他事所动摇,深思一番后,她也想不出自己有何其他不足不之处,会被神山屡次回绝。
一直到这次闭关结果,她遇到了那娥眉修炼的小白蛇脱胎成仙,才恍然大悟,有所触发,原来自己的不足之处,便是人间,在她修炼一途里,唯有尘世一道,历练不足。
许是她年幼时第一次下山游玩就被渔人用网捕捉,重伤之下差点被其他妖类捕食,这惨痛的经历在她心底留下了不能抹消的阴影,所以在此后的几千年里,她总是会刻意避开人间,即便需要下山积攒功德,也是来去匆匆,从不与人类做任何交流,避之如猛兽。
这次下山一方面是为了打探小白蛇的事情,另一方面,也是想让自己深入人世里历练一番,多积攒一些功德,待下回再去梨山拜师时,或许能得老祖的法眼。
所以,当遇到韩勨后,她便动起了心思,虽然仍有犹豫不决,但韩勨的良善,以及那夜的挽留与对自己莫名的依赖,还是让踯躅不前的她,下定了决心。
是以,既然他与自己有了因果纠葛,她就该要好好了却这段尘缘,此后护他成年,也当是自己在人间的历练,待他成年后,自己回归深山里,也算是了却二人之间的因缘。
丹墨璃在晨光里,回思过往,望着少年的身影消失在村道尽头,她一时轻闲,无事可做,便取出随身携带的医书翻看起来。
千年前梨山一行,虽依旧未能如愿拜入山门,但在下山中途却有幸遇到一位上山采药的麻衣婆婆,彼时那婆婆正拎着竹篮,提着药锄,在半山腰处一棵白花渐开的梨树下歇息。
丹墨璃途径梨树下,看到树上花开正浓,心中更为抑郁,虽见那婆婆神色疲惫的坐在青石上歇息,但她心情低落,也不欲多事,便只作无视的低头从婆婆的身边经过。
只是她越走越是心乱,想着那老婆婆年岁已大,却还要独自上山采药,想来家中应是十分贫寒,况且老人行动多有不便,天黑后只怕要露宿山野了。这里虽是神山脚下,但夜里也会有野兽出没,一个老人家若是独自在这山野里过夜岂不是太危险了。
思来想去,她终究于心不忍,虽已走到了山脚下,仍是原路折返,再次回到那棵梨树下,婆婆仍坐在树下的青石上,远远见她回头欣慰之余,又松了口气。
丹墨璃只以为婆婆是见有人来帮她,才松了口气,不由得暗叹还好自己又折了回来,不然这婆婆今晚肯定要是在山里度过了。
她上前去关心了几句,那婆婆见她神色灰败,便知她心有郁结,正愁不解,问了其中缘由后,又叹又怜的拍了拍她的手。
婆婆对她劝解道,修炼本就是与天道抗衡,自古无捷径,无顺途,败多成少。何况她立志要以妖身而修仙道更为天道所不容,其中的艰辛坎坷,所受天劫之数比凡人多出不只几重。
但无论是修何道,入何派,都要谨记,行走尘世间,需多行善事,多积善德,广结善缘。
她不懂,要如何做才能多行善事,多积善德,广结善缘,她一向不喜与凡人接触,只喜欢在而山里打座炼丹。
婆婆听后,反复打量了她一番后说道:“不如你就学医吧,这行医布药就是最好的多行善事,积累功能的方法。
婆婆从竹篮里取了本医书赠予她,又将她领到山脚下的木屋里,为她煮了壶野茶,二人在梨花树下坐谈了一日一夜,终是开解了她郁结多年的心结,又指点了她一些医书上的要领,才让她下山。
丹墨璃能在极短时间内从拜师失败的打击中振作起来,也是多亏了这位婆婆的指点,之后曾多次去往山脚下寻找过,只是梨树花开依旧,木屋旧茶一盏,人去渺无踪影,唯见一室尘埃,故人再未相遇。
这千年里,她多番打听,竟未曾再寻到婆婆的丁点消息,但在她心中,婆婆亦如半师,每当回想起,总是心怀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