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老道士虽然看起来只有五六十岁,但是因为长时间的风餐露宿和营养不良,导致他浑身也没几两肉,稍微重一点的体力活稍微做一点就累得够呛。
老道是在这个镇子上已经待了快一个月了,前前后后在外面挖了几十个坑,如果敖闲在来得早一些,恐怕看到的鬼物数量就会更多一些。
“还是年轻好,干活的速度可比我快多了,今天努力一些再挖上7八个坑,估摸着再有小半个月,咱们就能把这个镇上的尸首都埋完。”
昨天晚上我先看到了,除了那些鬼物以外,还有一些曾经不久的小妖怪,可到了白天之后也一个个都悄无声息的消失干净,他把这个事情问了出来,而老道回答道。
“只有到了夜间开鬼市的时候,那些妖精才会过来,大部分都是才开灵智的,人乃万物之灵,这些小妖精无非就是想学点什么,对于普通人并没什么损害,可以不用去理会。”
“昨天晚上那四五个小娃娃你也看见了,那些可都是人参娃娃,自身精气十足,对这个镇子上的鬼物也有滋养效果,所以他们十分和谐。”
算起来虽然敖闲从龙族的传承之中知道了许多东西,但是大部分的龙族都高高在上,并没有谁会跑到底层去摸爬滚打,对于这些信息知道的就寥寥无几了,所以传承之中几乎没有只言片语。
老道士看敖闲若有所思的样子,皱了一下眉头开口说道:“不要去打那些人参娃娃的主意,惹了一个来的就是一窝,老道境界低微可招惹不起。”
敖闲笑着摇了摇头,并没有解释什么。
天才地宝对他并没有什么功效,除非是开天辟地遗留下来的先天宝物。
不然的话,像这种精怪,哪怕是有些药效也不会让他多看一眼,毕竟本体身上还存着上百颗蟠桃果树,以及从天庭敲诈而来的各类宝物。
就算没有这些,仅仅只是龙宫之东所存储的那些东西,让他挥霍也能挥霍许久。
敖闲以及快的速度代入了自身角色,每天卖力的挖着坑,按照一个普通人的速度,在消耗了接近半个月的时候,才终于把整个镇子上所有的尸体全部都找了出来,埋下去。
而老道士每天画着符,嘴里一直不停的念着经文,超度超度着每一个含冤而死的冤魂。
原本打算去几十里外的镇子弄些吃喝的,结果那镇子里也已经荒无人烟,恐怕因为战乱早就已经全族搬迁。
这老道士身上并不多余的银钱全身上下也就只是这些符比较值钱一些。
这也是老道士的全部家当,也是它赖以生存的保命手段。
在确定了收敖闲作为徒弟之后,便给他了一本书,书上记录着许多的符箓,可大部分都仅仅只是安宅驱邪。
像什么请神上身,金刚不坏,是没有的。
最有用处的两个符,一个是探寻鬼物,一个是隐去身形。
用老道士的话来讲,这才是真正的保命手段,剩下的是用来填饱肚子的。
一张寻鬼符可以让他知道哪里不太平,若是小鬼便随手超度掉,若是大鬼便绕而行之。
老道的法力不够,能够超度掉的鬼物大部分怨气很小,而那些执念深重的,老道士也是没有办法,但是有着替人埋骨的香火在,大部分的鬼物都不会来招惹这师徒二人。
鬼是依旧半夜的时候也会有许多小妖精从四面八方钻了出来,混入了鬼市之中,和这些鬼物为伍。
热闹的气氛也依旧,只不过其中的鬼物却少了许多,原本凹陷来的时候,整条街上密密麻麻不下百人,可现在却只剩下几十个了,而这几十个里面最多的还是妖精。
敖闲和老道士两人离了这处小镇子一路走来,可算得上是生灵涂炭,若是看见路边有散落白骨,便收捡起来埋入地下,可更多的却无能为力了。
第二分身借着这个机会体验人间。
而另一边,龙宫之中的第一分身,却保存着绝大的法力,除了不能使用业火以外,几乎可以算得上是另外一个敖闲了。
他每日便在这大殿之中参悟法则,由侍女精心伺候,外围便是无数大阵笼罩,而他的身后,就是200龙族和龙王的闭关之地。
若是没有大事的话,龟丞相是不可能过来打扰他的,上一次龟丞相的到来,还是因为三海龙王齐聚,而这一次却是因为天庭传来了旨意。
看着下方跪伏在地的龟丞相,敖闲挑了挑眉毛,他的双眼已经越过了大阵,看到了远处。
上一次敖闲看到的天兵天将肃杀之气分外严重,那血煞之气几乎能够冲上天际,弥漫成一体,若是普通的妖怪恐怕被这血杀之气一冲就能够魂飞魄散。
可眼下,这一队天兵却是另外一种姿态。
这是一个百人的队伍,每一人身上的衣甲都分外亮丽光鲜,没有任何的血煞之气,并且全部都是太乙玄仙,不高不低。
仔细感受之后却发现这些人的盔甲金金只是好看罢了,若是实际运用的话,恐怕还不如虾兵蟹将的盔甲。
为首一个仙官,境界却是高升了许多,仔细一看,这不是那太白金星吗?
之前敖闲把紫薇侵吞之后,第2个目标便是这太白金星,作为一位新君,他的本源新生被重创,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就恢复完毕,看样子玉帝对他还是颇为看重的。
太白金星当天手中捧着一道金卷,看样子应该就是玉帝所颁圣旨了。
而在他身后那百人的天兵两两抬着箱子,宝气灵气盎然,一看就不是凡物,也不知道玉帝究竟抽的什么风?送的什么礼?
敖闲对太白金星并没有什么好印象,毕竟一个只知道耍嘴皮子的传声筒,尽会玩些阴谋诡计。
敖闲分身与本体三为一体,任何人发生的事情都相当于同时看见,思绪也十分同一。
看了一眼,还跪伏在下面的龟丞相,敖闲轻声开口道:“宣他入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