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主要是看方法可行性那些推导公式顺不顺,看一眼就知道。
绝了,老师你真是绝了啊。
女学生脸上表情逐渐夸张,倒吸口冷气,颤抖着手,在读完之后直接传给下一个人。
“我同意。”
她声音颤抖,让后面那些人好奇不已,角落里有个人把她叫过去,忍不住提前问道。
“慕神到底用了什么公式,怎么样啊,对比上一份。”
在好好思考过后,她趴着这位教授耳边,小声开口。
“我只能说,云泥之别。具体怎么样,你到时候去看就知道了,一定会让你惊喜。”她怕上一位教授听到,还刻意压低声音。
听到这个描述,这位教授更好奇了,安安生生在队伍后等待。
这里面的教授专家们可能不是向慕兮那样,十项全能,但是在这个领域可以说在全国屈指可数,是普通人望尘莫及的高度。
就算是被院长看不起的张教授,他也是个正儿八经研究所教授,虽然现在年纪大了不如从前,但在核反应领域,还算有建树,要不然院长也不会把他带过来。
要能打动这些见惯大场面的教授们,必须得有真材实料,他们早就看惯各种公式,各种解法,惊艳,是个高度赞美的评价了。
毕竟越往后面学,就越难突破,解题讲究的是流畅,要是在流畅里加上些巧思,已经是难能可贵。
能让塞拉物理学大奖得主都说惊艳的手稿,她很好奇。
在浏览完这份稿子后,大家都是一个表情,呆滞,同时在加上句。
“我同意。”
因为他们根本就想不到,还能这样写?
稿子在几分钟后终于传到张教授手中,他冷哼了声,不以为然,拿起老花镜戴在眼睛上,用严格的标准阅读。
他到要看看,慕兮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把时间缩短到五分钟的。
几个老教授一起浏览,在看完第一页时,张教授脸上开始有了变化,皱起眉头,快速翻看第二页。
他仔仔细细一个公式一个公式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漏洞。
但在看完第三页时,张教授和他老伙计脸上都是表情微妙,明显被惊叹到。
看完第四页,第五页,张教授呼出口气,把手稿传下去,在众人瞩目下,说出判断。
“我同意。”
他说话时语气痛苦,因为慕兮这个方法实在完美,没一点毛病能挑出来,他这次大意了。
没想到,她还能写出来这种见解。
公式巧妙,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他已经几十年没见过这类解题思路了。
虽然他不愿意承认,但不得不在心里感叹。
慕兮,还是有点东西的。
但这不代表他愿意默认慕兮的特殊待遇,在这点上,他还是保持之前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