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六章 孔子立镜2(2 / 2)苏大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一种称为“扆(依)”。是在朝会上使用的大型屏风,汉代刘熙在《释名》中说:“扆,猗也,在后所依倚也”。

“扆”是礼仪用器,形制较大。

“天子当依而立者,依,状如屏风,以绛为质,高八尺,东西当户牖之间”,至今只有广东象岗西汉南越王墓中发掘的一座漆木大屏风较为符合文献记载中“扆”的形制。

而此立镜规格远远小于正常形制,当然不会是“扆”。”

放下手,林风轻轻的转动了一下身前的孔子立镜,继续讲解。

“另一种小型的实用屏风即称为“屏风”。“屏风,言可以屏障风也”。

《汉书·陈万年传》也曾有记载:“万年尝病,召咸教戒于床下,语至夜半,咸睡,头触屏风”。汉时席地而坐,此“屏风”置于“床”旁,陈咸昏睡时头方能触及,可见形制较小。”

“此立镜虽比较符合,但是,它有着不同于屏风的功能设置,镜面和镜掩是最明显的区别。”

林风似乎把这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全都揉碎了化在脑子里,各种古籍记载的文字,信手拈来。

“啊,风哥就是风哥,这样一说我就明白了!这种文化底蕴,竟然还有人说都是剧本?”

“就是,某些直播间里的人上人就不要再睁着眼说瞎话了,你有本事,你上啊!”

林风的完美表现让粉丝立刻信心十足,把还在直播间里蹦跶的黑子给堵的说不出话来。

弹幕里没有了你来我往的争吵掐架,一些真正关注文物,关心考古鉴定的网友也冒出了头角。

“这个立镜究竟有什么用呢?画着孔子的图像和文字,难道是说,那个时代很流行这样的风格吗?”

“汉代确实推行儒家的经典文化思想,但是,孔子立镜的出现,是历史上的首次,流行这一点应该可以否定,我觉得,这面立镜更大的功用,是给墓主人,图史自镜。”

立镜虽然经过了初步的修复整理,但是木质材料本身就十分脆弱,林风也不多动,只是将它大致的面貌展露人前,就不在动手触碰。

他摘下手套,把更好的镜头视角留给立镜,一边解释着,何为图史自镜。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图史自镜的意思也是如此:把别人形象、故事当做镜子,与自己进行对照,以便借鉴经验或教训,取长补短。

这扇出土的“孔子立镜”的“镜面”为铜,可以“正衣冠”;“镜背”上写有圣迹贤语,能够“知兴替”;通过“图史自镜”的借鉴功能,从而“明得失”。

因此我可以认为,“图史自镜”的借鉴功能,应该才是墓主人,海昏侯将“孔子立镜”摆放在床头的真正用意。”

直播间的中央画面停留在孔子立镜背后,漆木之上的绘图仍然可见其精美细致的程度,配合着林风娓娓道来的话语,仿佛他们也穿越到两千年前,每日对镜自省,勉励己身。

这一段话带着一语双关的寓意。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些每日在网络上捕风捉影,造谣生事的人真的不会觉得愧疚吗?

他们真的觉得,自己得到了什么好处?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没有人再提起抹黑质疑林风的那些言论,这一刻,林风的人气也重新回到了巅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