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路自己捏着一把籽棉,塞到了两根压辊之间,摇动曲柄,同时学着上辈子老奶奶的样子,把脚踩在了踏板之上,脚踏板带动铁棍转动,与手柄转动的木棍互相倾轧,棉花籽就被轧了出来,“你们多塞几个我看看?”李路想知道这轧棉机一次能去多少棉籽,他想试验一下。看着在那里忙碌的李路,那些女工们眼里全是星星,什么样的男人最受女人喜欢,地位高,有权有势,还有钱,这样的男人当然不少女人喜欢,但最受正常女人喜欢的则是处于认真工作状态的男人,此刻正在调试轧棉机的李路就很受这些女工的喜欢,尤其是那些年纪还小的,“二姐,你看你看,王爷好俊啊”“小蹄子,怎么看上王爷了?别做梦了,他的身份摆在那里,是不可能娶一个平民小娘子的”“什么啊,我当然知道我的身份配不上王爷,据说王爷这次路过咱们高昌,是准备迎娶大唐的长乐公主呢”“据说那位公主漂亮的很啊!”“不漂亮,能配得上咱们王爷?”
这些话传到了在实验的李路耳中,让他不由得暗笑,话说卦真是女人的天性啊,还有这歪楼也是国人的传统,说着棉花呢,竟然能扯到长乐那丫头身上,他也是醉了。
跟随在李路身边的几个官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冲上前去,拿起地上的籽棉,开始给李路续棉花,“好,好,停!”李路大约得出了一个数值之后,就喊停了,他拍拍手上的棉花,指着轧棉机对那些女工说道,“怎么使用这机器,你们明白了没有?”
那些女工们异口同声的说道,“看明白了,王上,您就晴好吧,有这轧棉机,我们就不用费时费力来剥棉籽了,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纺棉布”
李路听着这些女工那高兴的声音,心里却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华夏历史源远流长,史书如汗牛充栋,却都记录的是帝王将相,文人风流,却把最该记录的科技工作者,工匠,还有这些终日劳作的普通妇人们抛在了一边,这是多大的不公啊!
前世的时候,李路为了写穿越,查过一份资料,华夏在棉花没有大规模种植之前,咱们的先人是以丝麻为主,直到两宋棉花开始普及,才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
那么,皇室贵族的贵人们穿什么?他们穿皮裘,像什么羔羊皮、狐白裘等高档动物毛皮在他们中间很常见,就是庶民也可以用劣质的羊皮或者狗皮来御寒。
另外,周礼对天子、诸侯之服有很多讲究,裘属于亵衣,穿法为:内衣裘裼袭,外面一定要罩上衣服。外面的裼衣、袭衣的材质,也随地位财富的高低多少,而有优劣之分。这些衣裘全部是用精良的丝绸制成,贵族们穿丝绸,百姓们穿不起,他们穿的是麻布衣服。
就这样自秦汉迄唐宋一千五百年间,丝麻维系着数千万,甚至上亿华夏人的衣着、被褥等生活必需。当然也这段时间里有衣不蔽体者,但也有浪费绫罗绸缎,用之如泥沙不惜者。两者相抵,尚有丝绸经海路和陆路出口,驰誉古代并不发达的国际市场。
华夏丝麻自给有余,这在技术落后的古代,绝非易事。正如司马光所说:“蚕妇育蚕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但是很可惜,像司马光这样还算中肯的话,很少很少,大部分文人们也就用轻飘飘的几个字就把农人的辛苦给掩盖过去了,在他们眼里,这些都是泥腿子应该做的事情。
在古代华夏男耕女织式的自然家庭经济,全国的丝麻总产量,绝不可能有官府的统计数字。列入官府统计者,只有赋税和财政收支,像这一点,李路就做的比中原要好不少,他的官吏们至少大致上能知道模糊的数字。
灿烂辉煌的华夏古文明固然离不开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但却也绝不应当忘却成千上万史册中无名的农夫和农妇们的劳绩,没有他们耕作和纺织,大人物们要是能吃饱穿暖,那绝对是个笑话,没有这些像蚂蚁一样的普通人,那些搅动历史风云,留下印记的人,就什么也不是!
李路深谙这个道理,没有跟着他的那些普通百姓的辛勤劳作,没有他们的子女,为自己耕战,李路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他也是个战五渣!
所以李路在看着这群淳朴的女工还有木匠铁匠的时候,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让他们过得好一些,舒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