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出自官宦之家,即使家道中落,也受过良好的教育。加上自入宫以来,李氏不断增长的见识,更重要的是,皇帝赵恒已经挑明了她的身份,自无需担心太多。
而关于皇后刘娥的话语,即为皇太子的生母,那就必须为赵祯考虑。
李氏微微低着的头,这时抬了起来:“皇后娘娘,太子已经长大了!”
太子已经长大了!
不是指太子年纪的长大,而是处事能力的成熟,尤其在近两年资善堂的学习磨砺下,不说成为一个能统筹全局的合格帝王,但成为一个能听取朝臣建议,自行判断处置的帝王是没有问题的。
也就是说,赵官家若是有了个三长两短,皇太子赵祯又如何不能亲征?
刘娥被李氏的话语给噎住了,正当她还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宫人传来消息。
两府宰执,连同皇太子赵祯已经到了延庆殿。
是日,在两府宰执和皇太子赵祯的见证下,一月的时间,已然骨瘦如柴,难得清醒过来的大宋皇帝赵恒,让参知政事李迪执笔,拟定了遗诏。并更换了宫门禁军首领……皇帝赵恒的多重安排下,此时,就算有人怀有异心,也别无办法。
待之臣子和妃嫔离开,赵恒单独留下儿子赵祯,说道了半个时辰。
出来时,皇太子赵祯满脸是泪,站立不稳。
而自当日夜起,皇帝赵恒的病痛再次发作,又昏迷了过去。
……
因海上的风浪,四日的功夫,等抵达登州港口,李贤便遇见了寻他踪迹而来的皇宫内侍。
得知赵官家召他入宫的消息,李贤自晓得东京没出乱子,家中妻女儿子也当安全,大松了一口气。
来不及休息,是日便骑着快马,往东京赶去。
大宋历天禧四年十月二十九日,夜间亥时三刻,大宋皇帝赵恒,驾崩于延庆殿,时年五十三岁,在位二十三年。
其本为宋太宗赵光义三子,母亲为元德皇后李氏,本名为赵德昌。
尚少年时,赵恒即是聪慧,受到太祖皇帝赵匡胤的喜爱。于至道元年,被太宗皇帝册立为台子,改名赵恒。至道三年,登临皇帝位。
即位初期,任用贤臣,勤于政事,开创了为世人知晓的咸平之治。后在景德元年,与辽国达成争议颇大澶渊之盟。于大中祥符年间,又因修建宫观,多为人诟病。但之接受了臣子的奏书,开海贸,办盐场,扩海师,亦是功过参半。
转眼至天禧四年,终于一统燕云之地,恢复中国之故土。
是年,驾崩。
十月三十日清晨,在代表着皇帝驾崩的丧钟敲响的数个时辰后,日夜兼程的李贤等人终于是到达了东京城外。
此时的东京城内外,随处可见百姓为帝国皇帝之逝,而披麻戴孝,悲伤之气,溢于言表。
行至城内,所有的酒肆,歌坊全都主动关门歇业,每家每户门前,都系着白布……
国子监的学子们,在皇帝赵恒去世后,难得于之今日,没有批评时政,而是组队于东华门之外,大声朗读皇帝赵恒生前所着的励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辅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