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蒙卦说“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蒙学,是我国古代对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与小学、大学相并列。
史籍记载,我国古代出现最早的识字教材是西周的史籀篇,现已亡佚。
秦统后,秦始皇命丞相李斯作仓颉篇,命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命太
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略加修改,形成小篆字书。这三种教材
都以识字、写字为主,是对史籀篇的发展。
西汉蒙学识字读本,在秦代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汉书艺文志中说:“汉
兴,闾里书师合仓颉、爱历、博学三篇,断六十字以为一章,凡五十五章。
并为仓颉篇。”
仓颉篇以隶书书写,共3300字,是汉初通行的识字课本,也是中国历史上第
一个广泛使用的统一的识字课本。
蒙学的对象主要是四岁以上的幼童,对于这些孩童来说,不管是仓颉篇,还
是爰历篇,难度都比较大。
这种连后世的成人都看起来很困难的书籍,让四岁小孩去学,效果可想而知
了。古代识字率低,这也算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吧。
作为饱读诗书的文人,不管是马周还是谢玄。。亦或是季洋,都对这方面有充分
的认识。正因为如此,当他们看到三字经和百家姓的时候,心里面是多么的震惊!
可以预见,这两本书是将名传千古,万人传颂的啊!
读书人读书是为什么?
有的人人是为了做官,有的人是为了钱财,有的认识为了名声。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人,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名垂千古。
这种马周他们梦想要达到的,但是又不敢奢望的事情,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被张
华给做到了。
虽然张华的父亲张损之是前隋进士,算是家学渊源。但是放眼大唐,家学渊源
的多去了。。也没见着谁这么妖孽的啊。
“东家,这三字经和百家姓真的是你随手写的吗?”
马周看到谢玄和季洋带过来的书之后,也没有心思去管作坊的事情了,直接带
着他们一起去找张华。
“是啊,怎么啦,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吗?”张华正闲的无事,在房间里给梅子
画素描呢。铅笔还没有诞生,只好用木炭将就着了。
“少爷,我给你去倒点水洗手吧。”虽然梅子很想看看自家少爷最终会将自己画
成什么样,不过看到马周几个进来,就知道是有要事相商。
“谢兄、季兄,你看,我没有猜错吧,就是东家写的。”
“里面有些典故我用的不一定很妥当,你们有什么建议只管说错来。所谓三人
行必有我师焉嘛。”
三字经是要到宋朝的时候才会诞生的,里面引用的一些典故在现在是还没有
发生的。像是“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这种评论大唐的话语,更是绝
对不能出现的。所以张华也算是花了点功夫,才把张版的三字经给写出来。
虽然张华自己觉得这版本的三字经和后世的有点差距,但是放在大唐,这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