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赵易很早的就来到了金銮殿上,很多大臣都在私下里议论他。
他却浑然未决,充耳不闻,嘴巴长在别人脑袋上,管不住,不如就让他们议论好了,又不会少块肉。
来自现代社会的他,充分的体现了,什么叫舆论自由。
正所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住又有什么用,不如让他们畅所欲言。
众大臣私下里议论的,有夸赞赵易的,也有摇头的,更多的还是很不看好他的。
毕竟,赵易独来独往,所做的事情,可是在和三大国公唱反调,随时都有可能命丧于三大国公的算计之中。
这么多年来,自从开国到现在,三大国公府能够屹立不倒,没有被淘汰,就足够看出,他们的手段,是多么的厉害了。
其实赵易这段时间走的路,却和之前的人不一样,之前的人虽然也有想对付三大国公的,可都只是直面三大国公。
可赵易不一样,赵易对付的,是他们的子嗣,最宠爱的儿子,并且抓在手中,没有去斩杀,就是让他们有所忌惮。
三大国公也上朝了,只不过他们看向赵易的脸色,十分不好,走过去的时候,都忍不住冷哼一声。
恐怕要不是赵易是九皇子的话,他们怕是早就忍不住下手,除之后快。
赵易却负手而立,浑然不在意,随你怎么样,狂风暴雨也好,我自岿然不动!
随着一声喊叫,“皇上驾到!”
赵宗皇帝,在文武百官的恭敬行礼下,坐上了龙椅,早朝开始了。
“今天早朝,朕也不管你们有什么要上奏的。先来说说,这段时间以来,朕让都察院左都御史赵易,去彻查的事情!”一上早朝,赵宗皇帝就直接进入主题,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这……”文武百官都有些迟疑,其实大多人,都知道赵易究竟是去做了什么。
脸色最不好看的人,恐怕就是楚国公了吧。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前段时间的早朝,赵宗皇帝收拾了韩国公的儿子礼部侍郎韩志远,卫国公的儿子礼部侍郎孙庆。
本来以为醉仙楼的事情,都奈何不了他,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却不曾想到,这么快就轮到了他!
这一次的重创,可比前面两大国公府,损失更重。
因为楚洪杰身为镇国大将军,手握重兵,可现在倒好,什么都没了,楚国公处心积虑的想要造反,现在计划都泡汤了。
他除了痛恨彻查案件的赵易以外,就是恨那个告密的人。
若不是这个告密的人,捅破了天窗,又怎么会东窗事发?
等到赵宗皇帝话说完了之后,赵易这便站了出来,恭敬的行礼之后,扬声道:“启禀圣上,此次,臣不服圣望,前往边关,彻查镇国大将军楚洪杰耽误克扣军饷物资一案,已经完全查清楚。”
全场哗然,文武百官只知道,赵易将镇国大将军楚洪杰带回来了,却不想,真的查清楚了这件事情。
这实在是匪夷所思,要知道,镇国大将军手握重兵,把守雁来关,可就是那里的地头蛇。
就算赵易再厉害,到了哪里,也要吃不消,可谁曾想,这才多久的时间,就查清楚了。
众人自然不会认为,镇国大将军楚洪杰,能够抵御胡人,会是一个草包窝囊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