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7章 老子没拿过一分钱(1 / 2)海与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何主任主刀的巨大纵隔肿瘤患者许松德术后恢复得非常好,老何的手术水平已经完成量变到质变,终于再次迎来技术上的跃迁,他也成了三博医院外研所俱乐部的成员之一。

所谓三博医院外研所俱乐部,不过是三博医院内部一个调侃的称呼而已,指的是那些经常与外研所保持学习交流,技术水平能够跟上外研所的节奏的医生,比如运动医学中心的高主任、创伤骨科的谭主任、普外科的方主任、胸外科的何主任、病理科的温儒正等等。

杨平也抽空去ICU看看这个患者许松德,因为许松德是他镇台的患者,他多少要关注一下,这个患者术后非常平稳,何主任整个手术过程的处理还是非常到位。

从ICU出来,何主任说:“我们胸外科随着发展终究要分科的,我对肺部手术非常有兴趣,所以,以后我还是专注于肺癌、肺移植等肺部手术,心脏分出去后单独成科,我想还是邀请新来的夏书来挑大梁比较合适,不知道他是否愿意,我就担心他待在你们外研所不愿意出来。”

何主任有自知之明,不管是教育背景还是个人能力,他肯定干不过夏书,所以像有些老主任那样将来被逼退位,还不如自己主动提出分科的计划,这样自己还能占有一亩三分地。时代不同了,看医院这种发展这形势,依靠科主任的强权来压住新人是行不通的,再说何主任也不是这种人,他还是想靠水平服人。

这话其实是何主任想借杨平的口传给夏书,夏书从阜外来到三博医院,拜在杨平的门下,肯定不可能总是呆在外研所,脊柱外科那边金博士听说要替换秦主任担任主任,外研所的大将每一个以后都会放出来独立门户,夏书是搞心脏外科出身,在心脏外科领域,整个三博医院没人有能力跟他争,何主任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你这想法挺好,夏书也有这个意思,随着医院的发展,胸外科肯定要细分出亚专科,这是必由之路,至少会分出两大专科,肺外科和心脏外科,大血管肯定和心脏合在一起,而普胸自然会和肺外科合在一起,夏书喜欢心脏外科,你喜欢肺外科,正好你们各占一个专业。”杨平觉得何主任的计划非常合理。

其实真正管理好一个医院也挺难,要改革必然会影响现有的格局,影响一少部分人的利益,比如一些老主任,这部分老主任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障碍,如果不能够及时换新,将更有能力更有活力的年轻人推上去,三博医院很容易陷入发展瓶颈期,甚至会出现一大堆问题,错失因为杨平个人影响力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

走着走着要分路的时候,何主任说:“我以前不知道你们外研所的夏书博士的想法,现在听您说他喜欢心脏外科,这事就好办,以后心脏外科就是他来掌舵,目前来看,我还是比较适合做肺外科的主任,要是以后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任肺外科主任,我立马让贤,不过我也不会原地踏步,肯定会在技术上不断进步。”

杨平大概明白何主任的意思,何主任现在是主动配合医院的改革,自从院委会提出脊柱外科换主任的事情,现在医院闹得沸沸扬扬,新一轮的改革正式拉开序幕,很多老主任人心惶惶,当然也有一些不是很好听的话传出来,说夏院长搞过河拆桥。

当然,也有少数老主任很有大局观,比如病理科的关主任几次主动提出让温儒正担任主任和学科带头人,还有几个科室主任也主动提出让位,也不是每个人对主任这个位置有这么浓厚的兴趣。

与何主任分开后,后面传来一阵声音:“杨教授!”

声音很好听,杨平回头,藤原美雪跟在后面,她的大长腿走得很快,女式白大褂翩翩摆动,高挑的身材在白大褂的衬托下显得别有一番风味。

“杨教授!”藤原美雪追上来,“我刚刚也想去看看胸外科的患者许松德,没想到你们这么快看完就出来了。”

“那个患者挺好的,生命体征平稳,术中大脑血供保护得很好,也没有出现任何脑部缺血的后遗症。”杨平没有停步,边走边说。

藤原美雪与他并肩而行:“这个病例在胸外科算是世界顶级案例吧?”

""算是吧。”杨平说。

“你这段时间不会出国吧,千万不要出国。”藤原美雪冒出一句。

杨平觉得她有点莫名其妙,突然说这个:“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藤原美雪说完这句话又立即转换话题,切换得非常丝滑。紧接着,藤原美雪又趁机提了几个问题,杨平也是跟对待平常的进修生医生一样做出解答。

几天前,藤原美雪对这些天的工作向他的二哥藤原稚生进行了汇报:尊敬的二哥,我已经成功接近他,而且按照计划,我已经让他对我产生了爱慕之心,我有信心留在他身边完成任务,请大哥放心。

当然,她使用暗语进行汇报,从表面上看不出丝毫异常。

之所以藤原美雪留在杨平的身边,因为她不想任何人伤害杨平,如果她拒绝,他哥哥那边一定会想其它办法,这样的话,不如她答应下来,与他哥哥虚与委蛇,这样起码可以起到一点保护杨平的作用。

最近他哥哥藤原稚生与美国人里高扬走得很近,两家集团走向了合作,美雪知道,这对杨平很不利,因为杨平现在的研究课题一旦取得成功,将对他们在医药市场的很多储备新品形成降维打击,可以说,现在的杨平是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

医院庆祝杨平获得诺奖的横幅还挂着,其实,没有获得诺奖之前,大家对杨平获诺奖充满了期待,杨平获得诺奖之后,现在也没有出现什么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显得很平静,这正是杨平喜欢的,他不喜欢自己处于舆论的中心,这样安安静静多好。

杨平获得了诺贝尔奖,接下来很快进入了院士评选的程序,如果没有其它意外事件,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南都医大的苏南晨和三博医院的宋子墨、唐顺将是最新一届的杰青候选人,这事也基本没有什么意外。南都医大和三博医院这几年会在科研成果上井喷,人才也会层出不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