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七章 循循善诱(1 / 2)镶黄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是从这一天起,除了礼拜天,洪衍武和陈力泉每天都定点到常显璋的家里报道。而且他们几乎要在这里一直待到吃晚饭的时间,才会被放回家。

其实常显璋之所以留他们到这么晚,主要就是怕他们到街上去野。因为在当时,有一些中学生因为觉得复课没意思,又重新回到了社会上,一时间打架斗殴事件频发,外面的治安情况非常不好。

当然了,在这三个小时里,常显璋也不可能一直给俩孩子讲说岳全传。所以,其余的时间便十分宽裕。

一开始的时候,洪衍武和陈力泉听完了故事,不是讨论说岳全传里的情节人物,就是叽叽喳喳,纠缠着常显璋再多讲一些。实在是安份的时间少,扯淡的时候多,闹腾非常,让人不堪其扰。

而为了消磨掉这些不易熬过的时间,常显璋便只有尽量教给洪衍武和陈力泉多认得一些字,也算是学习一点文化知识。

有人说了,就冲洪衍武这小子的秉性,也不是坐得住能学得进去的人啊?这可能吗?

嘿,要不是天下的事儿就奇在这儿呢。所谓一物降一物,常显璋偏偏就是那个让洪衍武愿意学认字的人。

原来,常显璋是根据他自己的读书体验想到的办法。因为他自己最初的阅读启蒙,恰恰是从看小人书开始的。

小人书又称连环画,是当年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儿童读物形式。题材和内容,多为与中国古典文化有关的历史故事。但在常显璋的小时候,由于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条件都不宽松,小人书可并非是每个孩子都能拥有的。

哪怕是多数过得去的家庭里,孩子顶多也就能拥有个三五本。要想看其他的书,当时只有两个办法。要么和别的孩子交换,要么去出租小人书的摊子,花几分钱去租看。假如有哪个孩子能拥有一全套的小人书,那他简直可以成为别的孩子的偶像了。

不过要知道,常显璋的父母可都在教育口工作,他们最喜欢的事,就是儿子爱看书。而只要是读书,无论什么书他们都报以支持的态度。再加之家庭条件相对优越,因此只要市面上一有了新的连环画,常显璋的父母便会买给他。

如此一来,常显璋也就成了共和国里最幸福的儿童,他的小人书随着日益增长,简直可以比肩书店了。而在他积攒的这些小人书中,自然也包括了一套人民美术出版社,在五十年代末期出版的岳飞传。

这套岳飞传一共十五册,回目依次为岳飞出世、枪挑小梁王、岳母刺字、青龙山、岳飞挂帅、大战爱华山、藕塘关、牛头山、岳云、黄天荡、杨再兴、小商河、双枪陆文龙、大破金龙阵、风波亭。

从内容上看,虽说只是说岳全传前六十一回内容的简略版,没有了岳雷挂帅扫北的故事。而且经过解放后的重新编排,也去除了原有的神话转世内容。但因故事编排精练,人物描绘形象丰满,对孩子仍然极具吸引力。

如果打个比方,这种效果那就宛如现代社会电影上映前都要剪辑的片花儿一样,虽然不能说清故事的来龙去脉,但通过精彩的画面片段却能充分抓住观众的心。

因此也就不难明白,这套小人书如果和纯文字的说岳全传一起使用,它无疑更能起到一种促使孩子延展想象的作用,并辅助他们把故事的具体内容在头脑中形象化。

于是,就是从这套小人书上,常显璋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要照方抓药。他打算从洪衍武和陈力泉都迫切地想要知道后续情节这一点来下手,希望通过模仿自己的最初阅读经历,也能把这俩小子识字的热情给调动起来。

别说,这招还真管用。就在常显璋说完第六回沥泉山岳飞庐墓,乱草冈牛皋剪径的内容之后,他从一个鞋盒子里取出了这套小人书,当时就把洪衍武和陈力泉的眼睛点亮了。俩人不仅当即就闹着要看,甚至还为谁先谁后争了起来。

常显璋见效果不错,心里当然非常高兴。但他可不会这么轻易地把书给他们,而是借机提出了一个条件要看书可以,但不能挑着看,也不能光看画儿,并且每看一本就必须要把字儿认全了。否则,不仅不给下一本看,连每天听说岳全传内容也要减半。但如果认得快,学得认真,不仅小人书可以带回家慢慢看,说岳全传每日的“播放”时间自然也可相应增加。

就这样,在这种还算合理的奖惩制度下,洪衍武和陈力泉破天荒地投入了努力学习中,并且兴致勃勃,热情空前高涨。同时与之相应的是,他们进步的速度也非常之快。

刚开始的时候,俩孩子认完一本岳飞出世上的字,还要花多半拉月的时间。而等到学到第四册青龙山的时候,他们才用了不到一周时间。而与此同时,他们也已经可以自己使用字典了。

于是就在这一天的晚上,常显璋借给了他们每人一本新华小字典,还允许他们各自带着一本小人书回了家。自此,俩孩子见天更是小人书和字典不离手,认字的速度也更快了。

这样又过了一个月,俩孩子已经完全认识了全套十五本小人书上的所有汉字,甚至还包括作者和编辑的人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