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个年代,诗歌和赋都是名士聚会时吟唱的歌曲。蔡邕是创作型歌唱家,被世人追捧已不知天高地厚。只有遭受挫折后,才会成为蔡大家!
一念至此,高顺反问蔡邕:“蔡公之言又来自何处?难道是‘董子’所著书籍?‘董子’的书籍之论又来自何处?”
高顺口中的‘董子’正是西汉时的大儒董仲舒,‘天人感应’理论的发明人。
“你…你狂妄!”蔡邕理亏词穷,恼羞成怒。
见此,高顺整理一番衣冠,躬身朝四十四岁的政治文人蔡邕行弟子礼。然后才施施然返回自己的木案,跪坐好。
蔡邕也觉得无趣,默默返回本座,兴趣寡然的喝闷酒。
会来事的曹操见此,端起一斛美酒来到大堂中央,一边吟唱歌赋,一边舞动宽袖来缓和气氛。
见高顺安坐后,一直对高顺不冷不热的沮授却主动搭茬。他主动向高顺敬酒,问:“德厚兄!君之高论究竟出自何处?”
“呵呵!公予兄!此乃‘玄说论’,小弟一家之言!此乃小道于牧民造福一方无益,不值得一提!”高顺含笑道。
在高顺左席的逢纪闻言后,也连连赞叹:“德厚兄此论,可开宗立派了!”
从此后,逢纪和沮授,也渐渐和高顺亲善起来。为袁绍雄霸河北,建立功勋的田丰、沮授、逢纪和审配等四大谋主,与高顺越来越近相互倾心为友。
而高顺的府邸,却因‘玄说论’而喧闹起来,不时间,游走四方的方士慕名来到京师,和高顺辩论一番。
见此,高顺索性停下《算术经》的编写。他著书言事,把天地形成、洪荒演绎至三皇五帝之间的空白历史编成一册,名为《玄说洪荒》。曾经风靡两晋时代的“玄学”,因此而提前诞生于大汉帝国。
高顺不知此学说会有怎样的影响力,只是想降低“天人感应”学说对帝国的影响,减少一些政治风暴罢了。
这一日,单独来高顺府中做客的逢纪,在宴中问高顺:“德厚兄!听闻贵府房舍众多,小弟能否暂住些时日?”他这是在试探高顺,有没有投奔高顺成为食客的可能。
“善!元图兄若是能来我家主公府中常住,可为小弟分担重任!”闻听此言,审配率先表态。
审配性格刚烈喜欢专权,高家庄园的产业他一言定夺。今天为了高顺招揽逢纪,审配居然愿分出一部权柄,可见他和逢纪还是意气相投的。而这两位大才也曾是袁绍手下重臣,一个领军,一个领政。
“我居然能挖袁绍的墙角!太意外了!哈哈哈!”一念至此,高顺心中在偷着笑。与此同时,他脸色郑重的朝逢纪拱手:“元图兄能来小弟处安居,小弟家陋室生辉啊!若是能帮小弟处理一些俗务,小弟更是感激不尽了!”
“善!大善!哈哈哈…”与宴的沮授、田丰和娄圭等人,举斛痛饮美酒。
于是乎,高顺、田丰、沮授…等有追求的年轻高士结识为友,从此聚集一堂探索强国之策。
而在北邙山隐居的袁绍,闻听此事后却有些不爽了,派许攸和张邈来高顺府中,邀请高顺到北邙山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