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禄搬了张椅子放在正中,沐忠秀坐在椅子上,所有的家丁和护院排成纵队,一起向沐忠秀拱手拜年。
沐忠秀抬头还礼,笑吟吟的甚是高兴。
接着家丁们排队领年赏,每人均是有二两银,由于时间不足,他们还拿不到一两八钱的月钱,这二两银,和此前赏的一两,已经接近抵两个月的月钱了。
这叫家丁们相当感激,很多人在领银子时,均是躬身很低,起身时不少汉子脸上都有些泪痕。
这些人都是在庄上选取的忠直质朴,有些武艺弓箭骑术底子的汉子。
他们不是职业军人,没有油滑气息,这是沐忠秀最看重的东西。
钱处雄和张国禄等人俱是沐府营兵和家丁出身,虽然本性不坏,但身上还是有些营伍气息,沐忠秀得时刻调教他们,不使这些家伙再走歪道。
而眼前这些汉子,管理起来就省心的多了。
家丁们每人二两,护院是每人一两,领钱时也是一般激动。
很多人更是用觊觎的眼光看着家丁队伍,毕竟很快就要进行家丁和护院的武艺比较,对练的倒数三名家丁降为护院,三个护院升为家丁。
流水不腐,沐忠秀也是用这种办法,给护院动力,给家丁们压力。
此后如果军队规模扩大,家丁其实就是预备军官,将来可以给他们教授军学,纪效新书和武备志等就是最好的教材,懂算学,学习金鼓旗号,学练兵,学行军布阵,遇敌如何交战,如何哨探,如何驻营,如何防偷袭,如何谋算后勤。
家丁是预算军官,护院进一步扩大化,编成正规的营兵,成为军队。
沐忠秀期望在很短的时间内,自己能练成一千到两千人的队伍。
他不打算用家丁为交战部队,而是希望以家丁为核心,强化整个军队,走一条与普通明军将领截然不同的道路。
一般的总兵官,拥有的直属营兵也就两三千人,然后通过控制副将,参将,游击,扩大自己的实权。
越是乱世,总兵大将的权力就越大,左良玉在湖北,其部已经号称有五十万人。
在承平时节,总兵实控两三千人,家丁数百人。辽东和蓟镇那样的重镇,总兵实控数万人,家丁几千人。
辽镇总兵李成梁实力最强,其家丁就是八千人左右的精锐骑兵,一直到壬辰倭乱时,李家犹有数千精骑。
很多大将都是出身李家的家丁队伍,包括毛文龙和努尔哈赤在内。
在壬辰倭乱时,李如龙被拜为提督经略,奉命援朝。
攻打平壤时,南军登城主力,北军是骑兵为主,所以出力的是南军,也是戚继光的浙兵余部。
李如龙为了安抚北军,处事不公,将功劳算在北军将领头上。
其后为了平息南军不服,李如龙轻率的带北军精骑突袭汉城,结果在碧蹄馆遭遇优势日军的包围,其后北军骑兵表现出色,力挫日军围攻,最终获救突围。
此役北军骑兵损兵一千多人,李如龙的表现却相当失常,战后痛哭不止,并且心灰意冷,再不复愿为提督,也不愿南下与日军交战,后来两军短暂停战,再开战后,李如龙已经死在对蒙古人的战场上,而朝廷以麻贵为提督,杨镐为经略与倭人交战。
这一役,死伤的一千多北军骑兵,大半为李府家丁。
这才是李如龙最为心痛的地方,家丁精锐,多年积累,损失之后根本无法补充。
壬辰倭乱,明军损失了好几万精锐的将士,同时还花费了一千多万两的军费,并且损失了李如龙这样镇的住全辽的将领,以及过千精锐家丁。
这种损失太没有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