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大虫黑云(1 / 2)凶猛的老狐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个边塞少年以鹚崂台大峡谷为基地,不断搜寻黄河东岸的浅滩和山间小径,却并无收获,想想也是,这个季节正是边塞人家最忙碌的时候。

天气很快就要凉了,正是疯狂储备冬草的日子,多储备一分草料,部中羊马过冬就能多活下一头。加之很快就要秋收,谁还有余力渡河奔波,塞下部落都是农牧人家,不是粟特人,靠行商就能过活。

而且这个季节黄河水大,就算是能够渡河的浅滩也凶险万分,冒死渡河需要巨大的勇气,党项人还没饿到那个地步。

3个少年纵马驰骋在山林之间,久无所获,渐渐焦躁起来。他们不再聚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各个隘口扩大搜索范围,当夕阳西垂的时候,他们才会聚到大峡谷的一个山洞里,饮酒烤肉,述说一日的郁闷。

嗣昭经常长久枯坐在鹚崂台之巅,向北面眺望,在辽阔的草原尽头,那片连绵的曲线就是大青山,他思念的人就在那里,不知此时在干什么。

当第一缕秋风拂过的时候,好运才降到这片山川,耐心终于得到了回报。

7月初2日午后,一骑快马从阳落滩方向狂奔而来,骆执易找到嗣昭,兴奋的说道:“那些羌蛮终于来了,20余人马,还有5头骆驼!”

嗣昭也来了精神,问道:“往哪个方向去了?”

执易向南一指,说道:“大虫部那些家伙知道河滨渡有驻军,大约向二龙什台峡谷方向,估计要从蛮汉山里的小路绕过东受降城,与臧才部汇合。”

嗣昭不再搭话,从箭胡禄抽出一支鸣镝,向天上射去,响箭带着哨音直冲云霄,在大峡谷中久久回荡。

随后二人一带马,向峡谷深处跑去,还没到山洞口,就看到史敬鎔策马而立,远远的向二人大呼小叫。

3个人聚在一起,执易大约说了大虫党项的来路,史敬鎔战马盘旋,精神大振,大喝道:“他们出二龙什台峡谷,必经过石咀子和三犋牛梁,立即披甲,我们到那里伏击他们!”

3人虽然年少,但都是自幼勤习弓马的战士,反应极快,立即从驮马上取出甲包披甲。敌人有20余个,他们只有3个,必有恶战,甲胄在身就多一分胜算。

一边披甲,敬镕一边镇定的说道:“敌众我寡,不可硬拼,我们在后面缀着他们,伺机射杀,但不可恋战,打了就跑。”

执易也镇定的说道:“出击的时候,我们两个在前,嗣昭,你在后面掩护。若羌贼追来,从侧面袭击他们,替我们挡住追兵。”

嗣昭大叫道:“把他们滞留在这大山里,耗到晚上,一齐突出,四面猛击,杀光为止。”

片刻之间,3人已经商量好了战法,而且顶盔掼甲,披挂齐整,翻身上马,开始检查武器。一切就绪,敬镕一驳马,当先向峡谷东南出口狂奔而去。

几日以来,3个少年跑遍了这片山林,一草一木都在他们心中,这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对杀光这些党项羌,他们信心满满。

他们纵马在山林中驰骋,不到一个时辰,已经绕到二龙什台峡谷东南部。这里有一条小路通往盛乐城,可以避开振武河沿线的官军烟墩堠台,出了盛乐就是辽阔草原,那就如同龙如大海,再也不可能抓住任何人了。

出二龙什台峡谷,折向东北,就是高大的石咀子山梁,山林密布,遮挡了视线。三人纵马奔上一块高地,终于看到了壮观的大峡谷口,一条无名溪水从峡谷流出,流向群山深处。

3人驻马高地,拿出水囊牛饮了一顿,敬镕用袍袖抹去嘴角的水渍,说道:“他们还没出峡谷,嗣昭,你去三犋牛梁埋伏,我们就在这座山下伏击他们。”

嗣昭沉声说道:“不急在一时,可以在这里歇歇马力,我先看看这些羌贼。”

敬镕笑道:“入娘的,这几日憋出鸟来了,心燥的不行,也好,咱们先看看这些贼厮鸟。”三人一齐下马,从容准备厮杀。

一炷香时分之后,果然看到一队人马从峡谷口逶迤而出。

三人都是眼力锋锐之辈,远远看的清楚,这些党项羌看起来十分贫苦,就算是炎热天气,依然穿着破旧羊皮袍,褪出一条袍袖,髡发没戴冠帽,但都背弓挎箭,肋下佩刀,马匹也十分强壮。

先头一个党项羌是个年轻汉子,却是锦袍华服,黑色软角璞头。胯下一匹红马尤其雄骏,背后背着一面羯鼓,意态从容,当先而出。在他后面,一队人马簇拥着5匹橐驼,驼峰上驮着货物,两侧的挂袋上也是皮货。

这队人马果然折向东北,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向石咀子梁方向缓缓而来,时不时隐没在山林中,不一刻又显露出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