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篇 和尚至西来(2 / 2)浪西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是从西边来。”喇嘛抬着头,笑眯眯的看着扶苏胤,只是这布满沟壑的脸笑起来有些瘆人。

“这位施主生得好不凡,隐有紫运,看来是个大官嘞。”

扶苏胤不曾想道这和尚还会些望气士的本事,顿时也来了兴趣。

“敢问禅师出自哪座金身寺庙,不远万里来到江南可曾辛苦。”

喇嘛道:“贫僧自宿索寺而来。”他盯着扶苏胤的眼睛缓缓道来,“中原有句俗语说读万卷书需行万里路,苦行为苍生赎业障,不辛苦。”

听闻自宿索寺而来,扶苏胤一时也有些惊喜了,宿索寺的堪布,便是名扬天下的“顿珠多吉”大禅师。

他在二十余年前自藏地出世,途径西域而至中原,以救天下苍生为己任。大康务实,这样的行为在官府看来就是一个妖僧,来中原蛊惑人心罢了。于是关中数府对他出了海捕文书,势要将其捉拿归案。

但神奇的便是,顿珠多吉于关中路遇百狼,其以潺潺佛法令百狼臣服,向日而嚎。那年中原大涝,禅师行至黄河口,面洪而念经,竟以一人之力喝退洪水......顿珠禅师的事迹遍布天下,故而官府也将海捕文书撤下,许多官员还以相识禅师为荣,甚至连皇上也曾特意宣禅师入宫讲法。

但唯一遗憾的就是,禅师并未留下任何著作,这样便无法将他的大道弘扬百世。

扶苏胤一拜,“见过顿珠禅师,还望禅师指点迷津。”

“原来都督也需要指点迷津么?”禅师将茶碗放下,缓缓起身。

就在禅师起身的一刹那,雨停。“不如与我走走?”

扶苏胤赶忙答应,禅师先他一步出了茶棚,在他迈出茶棚的一瞬间,天朗气清。

“都督要问些什么?”禅师笑道。

“问日后归途。”

“这个好说,入黄土。”顿珠多吉走得有些快。

“禅师知道我要问什么,何必绕圈子呢?”

“人的下场都不过是一捧黄土。”他顿了一顿,“授玺大人也是,贫僧也是。”

扶苏胤一时也有些纳闷,这喇嘛似乎有些答非所问。

“不如禅师为在下讲些佛法以解尘埃。”扶苏胤又拜了拜。

“佛法?贫僧确是不懂。”顿珠多吉停了下来,将手上的佛珠收了回去。

“那禅师这半辈子便是欺世盗名了?”

“要这么说,倒也确切。”顿珠多吉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在下从未学过佛法。”

“那这些年你的事迹......”扶苏胤仔细回想着,“那佛经臣百狼,诵法退洪涝?”

“都是假的。”顿珠多吉不假思索的说,“这些都是”顿珠多吉指了指苍天“安排的。”

扶苏胤似乎明白了什么,“怪不得江湖上流传你说天要你往哪去,你便要往哪去。”

两人似乎有些心知肚明,“所以你一直是天的人?”扶苏胤也指了指苍天,随即大笑。

喇嘛慈祥的点了点头,“一直都是。”

小二一直在等那中年士人回来取走他的马。

但他与那藏地和尚离开后便没了音信,直到当夜收摊的时候他只能将这跛马牵回桐庐城。但小二发现这马其实并不跛,走起来还有些轻快,比之江南的马都要轻快。但在这骏马行走途中,又掉了一些行礼,似乎有块金印,小二等人找了许久,但由于夜晚伸手不见五指于是众人也放弃了寻找,这马也就只能等那中年人自己来寻了。

大康这年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一切都云淡风轻。

只是这年的水师都督“授玺”大人并未上任,有人说,曾见到授玺与一个喇嘛在上任途中交谈,但这也终究是道听途说。

后来有人说,大都督疯了,至于为什么疯,这也是众说纷纭。

不过从西边来的顿珠和尚,再也没有出现在大康的历史中,他的一生留下了诸多事迹,始于关中,结于江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