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刺史虽然很认同李白的说法,但还是有个疑问:“那运完粮食之后呢?无地可耕种,他们最终还是会沦为流民。”
这个问题对于体验过先进物流服务的李夕来说,自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两河流域的相互交流,以及向都城长安的物资输送,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现在有现成的、可以全职的人力,刚好可以组织一个专门的物流团队。
虽然最终成本会比让农民免费服徭役要高一些。但只要回道长安,让杨玉环在玄宗耳边言语几句,陈以徭役与流民之间的利害关系,那玄宗岂有不认同的。
心中有底,李夕无比坚定的回道:“漕运并非一次,而是年年都有。刘刺史可以将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一个专门的漕运队。在没有粮食漕运的季节,则可以接一些商贾的活计。保证他们不会长时间无事可干。”
刘刺史微微颔首,若有所思:“李翰林这个想法确实很妙。不过朝廷漕运有免费的徭役,商贾运输又大多有自己的人手。漕运队的存在只怕两头受气,难以长存。”
徭役之事李夕迟早要让他退出历史舞台。
至于商贾的用自己的人手而不用漕运队,李夕也早就有了对策。已经向玄宗请旨让晁分所建的码头,以后都要收费使用。码头占据着沿河最佳的装卸位置,而漕运队与码头业务绑定,不怕那些商贾不用。
李夕将码头、标准货箱、专业漕运队的运作思路与刘刺史讲了一遍。
刘刺史心里瞬间明朗,忍不住赞叹道:“不愧是天下盛名的李翰林,果然见地与众不同。此举不仅解决了部分流民问题,还能免除百姓的漕运徭役之苦,实在一举两得!佩服佩服。”
事情理顺,接下来李夕李白跟着刘刺史先是招募流民。然后让流民制造一大批标准的货箱。最后召集官船、雇佣私船。
用了近十天的时间将一些列工作做完,此时的粮仓里也差不多快满了。税粮占六成,从当地购买的粮食占四成。
期间,他们还与晁分通过两次信。晁分正在三门峡段组织着大批工人、民夫,按照李夕所提供的方向,加紧修建码头。到现在已经有部分可以投入使用。
得到消息的李夕李白立马组织漕运。浩浩荡荡的船队载着满满粮食向着长安出发了。
由于是第一次漕运,李夕李白让张小敬带着龙武军全程压阵、监运,以防李林甫的人暗中使坏。
而他们则起身前往琅琊郡、找琅琊郡守,准备将经验复制到那边,开辟第二战场。
徐州城外,李夕李白告别了刘刺史,正准备动身前往琅琊郡。忽然听见一阵急促的,哒哒哒的马蹄声向城门靠近。
李夕李白抬头望去,却是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
等行的近了,岑参三大五粗的身材映入了眼帘。
他怎么来这里了?
念奴、五儿他们不会在后面吧?
还有杜甫是不是也跟着来了?
本来在来徐州的路上想顺道去洛阳,看看念奴和岑参他们的。只是处于时间的考虑放弃了。却没想到能在这里遇见他们!
一想到能见到念奴,李夕李白俱是欢欣。至于她到底是不是太子的人,为何要瞒着自己,都无关紧要。两人都相信她没有恶意。
“岑参!你怎么来了这里,别来无恙啊!”李白朝岑参挥手笑道。
岑参一愣,连忙勒住马匹,急急道:“太白先生,真的是你?太巧了。正有急事找你!”
李白伸头向他后面望了望,并没有别人。看来只是岑参一人来了。
见岑参面色不是太好,李夕李白俱有种不祥的预感。李白开口问道:“有什么事?念奴他们人呢?”
“念奴娘子前日收到一封奇怪的信,是让转交给你的。也不知内容的真假。念奴娘子便让我火速赶来寻你。”
岑参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信件。
说是信件,其实是一张小纸条。
李白好奇的伸手接过,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就4个字:安禄山反。
不用说,这是双瞳道人送来的。
但这几个字真的能相信吗?
李夕、李白都觉脑子有些混乱。虽然两人都知道安禄山有朝一日必会反叛。但怎么也没想到他会选这个时间。这可是比历史上的安史之乱提前的十多年啊。
他现在不过两镇节度使,实力与历史上统揽三镇大权的安禄山差了好几个等级。这家伙是怎么想的?难道他不怕李林甫了吗?难道他认为现在的实力已经能够压大唐中央势力一头了?又难道是有了火药,让安禄山的信心爆棚了,迫不及待的想要自己当皇帝了?
李夕心里是七上八下。这如果是真的,那历史就全乱套了。自己所记的那些历史知识也就完全成了废品。上帝视角又要变窄许多了,这对他和李白的发展可是大大的不利。
不过现在只有这么一张纸条,完全没法确定安禄山是否真的已经反了。
“怎么办?安禄山现在反,只怕比十年后反叛更加出乎圣人以及朝野官员的意料。与安禄山地盘接壤的城镇只怕是全无防备。”李夕心里有些忐忑。以他们现在掌握的权势似乎也不做了什么。
岑参见李白拿着区区四个字的纸条一直看,也不说话。他心中的疑问一直得不到解答。他终于忍不住问道:“太白先生,这信是谁写来的,这是真的吗?”
李白被我上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