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之相突发疾病而亡,在京雍城中自然掀起了轩然大波,杜靖伦一生清廉正直,为国为民,所以当他病逝的消息传来,城中百姓无不扼腕叹息,有些人还自发地往相府送祭品,或在家门口燃一盏长明灯,烧几扎纸钱,作为悼念,以寄哀思。
乾安帝也因此忧悲过度,几日歇了朝,但依旧下旨,按照朝臣最高礼遇置办葬仪,追封杜靖伦谥号忠毅,可说,乾安帝对杜靖伦的丧礼是极为上心的,其阵式可堪皇室待遇。
就在京雍还处在悼哀相国的氛围之中时,一个令整个朝堂都震惊万分,坊间也议论纷纷的消息不胫而走,虽大多人只认为这是个传闻,可若是让有些年长的朝官细细想来,却是又免不了猜测。
因为这消息牵扯到朝堂一位身居高位,权位甚重的掌司,所以一经传开,便引起了乾安帝等人的注意。
乾安帝刚即位时,曾有位自他还是太子之时,就一直追随的忠心辅佐者任仲禹,相比刚逝的杜靖伦,这任仲禹可是与乾安帝更为亲近,杜靖伦是太上皇留下的旧臣,同与乾安帝一同升迁上去的君臣关系,自然不可一概而论。
任仲禹在乾安帝即位后,便任了刑部掌司,作为心腹,任仲禹肯定不会令乾安帝失望,在他任位刑部掌司期间,刑罚分明,严中有度,而且还明着暗着替乾安帝除去了许多隐患,因此任仲禹同杜靖伦一般,极得圣心。
就算是后来乾安帝日渐荒废政务,任仲禹也依旧是朝堂的中流砥柱,那时,坊间曾有这样一段佳话,言曰“雍有杜任二臣,太平升,国将盛,河清海晏,无外敌之忧矣。”
而且,在后来的十几年间,杜靖伦同任仲禹也成了至交,虽政见时有不合,可两人总能找到中和之法,任仲禹不如杜靖伦做事雷厉风行,可他自有一套办事方法,虽做事弯绕,最终都能将事情处理的尽善尽美。
所以说,相比杜靖伦,郁烨之行事风格,同任仲禹更为相像,早些年杜靖伦责骂郁烨之时,还恨恨道“公主不应拜在臣的门下!任仲禹那老头,更加适合你!明日臣便将公主扛送过去!”
但还没等到杜靖伦真的将郁烨扛过去,任仲禹便意外身亡,岁不至古稀。
时间过去了十多年,如今杜靖伦也已经过世,为何往事还要被提及?
原因不疑有它,只为这消息说,任仲禹之死并非意外,乃是其门生刘章和暗中策划所为。
这传闻虽被郁广冀同刘章和的势力暂时压制,可这事就如同酿酒一般,时间越久,施力愈深,若一旦掀开爆发,其影响便同酒香一般,蔓延开去,便是十里开外,萦绕不绝。
俗话说,形势乍变,有人欢喜有人愁,这关于两任刑部掌司的传闻一经散播开,倒是令郁明启惊奋异常,先不论事情真假,只要他“善”加利用这个消息,便可成为杀人于无形的利刃。
于是他借着为母妃置送应季瓜果的由头,连夜入了宫,同戚贵妃商议此事。
戚贵妃在宫外的耳目众多,自然也知晓了京雍城中传的沸沸扬扬的消息,只是她处事极为谨慎,还要等她的手下探查一番,了解事实真伪后,才会有所动作。
“母后……”郁明启端端正正的坐在戚贵妃对面,将身前装着颗颗饱满紫红提子的盘子推了过去,开口道“近日这坊间传闻您也听过了,儿臣也派过手下人去查探,似乎确有其事。”
戚贵妃垂目,用染了深红色丹蔻的手指捻起一颗提子,缓缓启唇道“不急……”
不如皇妹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