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熹光第二日就见到了朱大哥送来的夫子。
夫子姓蒋,年约五旬左右,人有些清瘦,穿一袭青色长袍,颇有些仙风道骨。
宁熹光和傅斯言见过夫子,送上拜师礼,便算是正式拜在了蒋夫子门下。
周奶娘对读书人一向尊敬,早早就收拾好了房舍,让蒋夫子居住,等小姐和少爷见过夫子后,她便恭敬的让王叔亲自带着蒋夫子去前院安置了。
头两天没有上课,因蒋夫子身子孱弱,又一路奔波,宁熹光便让蒋夫子修养好身子,再来授课。
却没想到,这蒋夫子倒是有些拧巴,到了第三天,才刚缓过劲儿,就唤了宁熹光和傅斯言到跟前,考察他们两人现如今的学习景况。
宁熹光的古文勉强能入眼,大字也写的马马虎虎,考虑到她到底是女儿家,蒋夫子就没有太多训斥,只会若有所思的看了她几眼,慨叹两句。宁熹光有些发毛,总觉得接下来的日子不大好过啊。
查看傅斯言的进程时,蒋夫子却难得的舒展了眉头。他这两天已经从王叔口中,探得了两位学生的情况,其中自然包括两人的出身和来历。
照他看来,傅斯言才刚接触文字笔墨不过半月时间,能把话说好已是不错,到没料到,这学生的字竟也勉强可入眼。最起码,远比他这个年岁的童子好上太多,尤其是那笔力,几乎要比的上练字十年左右的大人了。
蒋夫子自然快慰,看傅斯言的眼光都带了些璀璨的神采。宁熹光私以为,那是赌石者在顽石中发现了翡翠琉璃的光彩,欣悦中带着振奋,绚烂夺目。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的课业便进入正轨。
蒋夫子的教学秉承现在教学规范,率先教授的便是一篇三字经。
宁熹光的古文马马虎虎,但那是相对于如资治通鉴史记一类的鸿篇巨著来说,但对于三字经百家姓论语这等耳熟能详的古典,她也是仔细学过的。甚至,还能顺利的背诵下来。
宁熹光学的好不吃力,自然惹得蒋夫子刮目相看事实上,现在的世道,女子能识文断字的少之又少。除非是一些久经传承的书香世家,女子是很少读书的。也正是因此,早先老朱叔找上他,说是让他教授两个学生时,他虽然同意了,却全然没有把那个女学生当回事儿,只当她是附属的赠品,可如今再看着孩子的天赋,着实不凡。
宁熹光得了蒋夫子赞同欣赏的眼神,心里很有些尴尬。无他,与第一次学习这些功课的元帅大人比起来,她这点小聪明,实在微不足道。
元帅大人才是真的高智商人才,所有文字,蒋夫子只会诵读一遍,他便能全部学会,且还能很快倒背如流,这种学习水平,也是没睡了。
而宁熹光她毕竟是早就学过的啊。
所以,对比之下,伤害更大。
日子就在这样轻松的学习、娱乐着,迅速前进着。
转眼到了四月时,此时的小荒村早已进入了一年中最好的时节。
小荒村便是宁熹光如今落脚的村子,因地理位置太过荒僻,而被早先来到这里扎根的祖先们,随口定名为小荒村,直至传到如今。
小荒村地处北方,相比南方来说,气温暖的很晚,也是到如今,这里才进入春天。
宁熹光和傅斯言难得的得了一日假期,便被周奶娘和王叔商量着,赶他们出来玩耍。
宁熹光没有异议,却忍不住侧首看向“弟弟”。就见那仪态肃穆,高贵优雅的孩童,一本正经的道“可。”
时间当真是把利器,眨眼的功夫,早先那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孩童,已经成长为如今的模样。他身量还没有拔高,身体却被养好,变得白白嫩嫩的。而要说他身上变化最大的,大概就属那身矜贵优雅的气质了。
宁熹光曾不止一次腹诽过,也不知元帅大人是从那里学来的。要说是学的蒋夫子吧,那也不对,毕竟蒋夫子举止虽优雅,却还不到高贵那一步,而元帅大人赫然便是世家贵胄的典范,他这气质,啧,宁熹光只能说,有些深刻到印入骨子里的东西,当真便是轮回百世,也改不掉的。
两人出去游玩,小翠自然随行。走到门口小溪边时,小翠鬼祟的看了两眼,忍不住小声嘀咕,“想当初,咱们就是在这里碰见小少爷的”
宁熹光回头看她,小翠立马讨好的吐了吐舌头。
“熹光,跟上。”
宁熹光讶异的抬头看向前边的小身板,有些啼笑皆非,说好的他们是姐弟呢。
小翠也目瞪口呆起来,指着傅斯言,“你,你,你怎么能直呼小姐的名讳。她是你姐姐啊,你该叫”姐姐啊。
后边的话小翠没有说出来,便被傅斯言的冷眼吓得又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