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辰恭恭敬敬的执晚辈礼,认真聆听田楷的‘教导’,这个态度让田楷非常受用,心中也不似刚接旨时那么阴郁了。唠唠叨叨的把青州各地的实际情况,详细的同田辰又说了一遍。
虽然田辰对这些早就了如指掌,但仍然是洗耳恭听。等到田楷说完,田辰才道,“多谢族叔教诲,小侄谨记在心。定不辜负陛下同族叔的期待,尽心竭力,鞠躬尽瘁。”
田楷满意的拍了拍田辰的肩膀,似乎是犹豫了一下,然后却最终下定决心,压低了声音对田辰道,“博远啊,吾此番去天子身边侍奉,不知何时才能归来。有一心腹事情要与你说明。”
田辰听罢,恭声道,“请族叔吩咐。”
田楷神秘的对田辰道,“你所得田氏秘宝,只是一半。另一半皆在二王冢。”他没管田辰的惊诧,自顾自的边说边从怀中掏出一个竹筒,非常郑重的道,“田氏秘宝,合二为一,荣护至宝,横守根基。”
说罢,田楷深情的抚摸着竹筒,低声道,“秦末群雄逐鹿,祖讳荣、横等复齐。因实力远不如刘、项,故而未雨绸缪,将齐国历代珍藏之物,分别由田荣、田横掌管。其中,田荣多得金玉信物,以为复国之资,此为至宝;田横多获史籍经典,以为强国之术,此为根基。贤侄所得为横宝,吾这里的是荣宝。合二为一,定能复建强齐。此竹筒内,装有二王冢的藏宝位置,及进入方法。如今,吾统统交予贤侄。望贤侄遵循先人教诲,奉圣人之道,复我国家,再造乾坤!”
田辰听罢大惊失色。要知道,这可是赤/裸/裸的谋逆之言了。但同时,他也深深的体会到,四百年的血脉传承,直到现在还念念不忘的复国大业,对这些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田辰明白,此时若不答应,恐怕难以让田楷高兴。故而整衣跪倒,郑重道,“不肖子孙田辰,必不辜负列祖列宗之宏愿,尽心竭力,以成大事。”
言罢,连续三次叩首,这才从田楷手中接过竹筒。
田楷扶起田辰道,“博远,吾明日便启程离开,以后的事,就看博远的了。”
田辰感动的道,“请族叔放心,小侄明白。”
田楷望着田辰,眼神中充满希冀之情,久久没有说话。
——
翌日,田辰率领一干手下,亲自送田楷西出济南,回路之上多感念不已。
郭嘉已经知道了田辰得宝的消息,一回府就急急的道,“博远,赶紧回临淄,去二王冢取宝。要扩大势力,没有钱可是万万不能的。”
田辰看郭嘉猴急的样子,嬉笑着道,“奉孝兄何时也成了陶朱公的学生了?”
郭嘉冷哼一声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以为凭借从横岛所获的那些金银,就能支撑你那六千大军?告诉你,若不是长文等人东拼西凑,执政有方,别说六千人了,就是三千人你也养不起!”
田辰大惊,问道,“三郡之地有这么穷吗?吾不是同黄立把三郡的矿产都找出来了吗?只要开采后,便能大大提高民生。如今,吾已领青州,汝可知,在东莱尚有金矿可采。我等怎会缺钱?”
郭嘉鄙视的看了田辰一眼道,“吾来问你,这金玉之物可食否?如今天下,粮草为重,其余皆不足虑。吾昨日看了青州的人口籍册,总共不过五十万众,连泰山贼所辖之人都比不上。这么点人口,至多能养一万军兵。可你别忘了,前几日刚刚收编三千‘横军’,皆为骑兵,且一人三骑。你觉得你能养得起吗?”
田辰听罢,神色一暗,心中狂说MMP。他很确定,所谓《三国演义》中,动辄诸侯大战就出动十万、二十万众,纯粹是扯淡的。即便是真,那也水分很大,毕竟现在的大军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辎重兵和仆从兵。
正史记载,蜀汉灭国后,统计的人口军兵,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这个比例就是明显的穷兵黩武。若非诸葛亮的超强执政能力,恐怕蜀汉早就亡了。
目前青州人口五十万,一万兵马算是比较合适的数字,再多就会加重负担了。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七千步兵加三千骑兵,尚在这个正常范畴内。但一个骑兵相当于五个以上步兵的消耗,这么算下来,又超出了。
“唉~”
田辰揉着脑袋,摆手道,“这些事,你不用跟我说,去找长文商量去。”
“切~”
郭嘉很不屑的道,“我要是陈长文,早就撂挑子了,谁知道,那家伙居然乐此不疲,真是怪人。”
田辰心道,“这就是特长啊。有人喜欢出谋,有人喜欢划策,有人喜欢做事,有人喜欢空谈。关键是要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岗位上,如此才能发挥出各自的才学,不至于碌碌无为。”
正在两人扯皮的时候,忽然太史慈前来,沉声道,“启禀主公,末将刚接斥候回报,言南门外五十里处,有一支兵马前来,人数估计在五万左右。”
“什么?五万!?”
田辰从椅子上直接蹦了起来。
郭嘉瞧着田辰的动作,呵呵一笑,略带嘲讽的道,“你自己不会忘了吧,临来之前是如何布置的?”
田辰此时才镇定了下来,尴尬的道,“吓我一跳,还以为是吕布的狼骑呢。”
太史慈被田辰适才的表现也是弄的有些哭笑不得,他憋着笑道,“请主公吩咐,如何应对?”
田辰伸手指了指郭嘉道,“听他的!”
言罢,居然自顾自的离开了。
只剩下堂内郭嘉、太史慈二人,大眼瞪小眼,面面相觑,却又无可奈何。
此正是:臧霸误认吕布强,领军携民奔济阳。田氏秘宝终合璧,博远甩手奉孝忙。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