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教啊,你就会了?那你很棒啊。”赏罚分明,有进步那就得夸。
二娃还是扁着嘴,嘟嘟囔囔地说道:“都是因为你,每次来都要问功课。答不出来就要挨批评,你批评完了,娘也要说我不用功。
才学完了《百家姓》,就送来《千字文》,好不容易把千字文学完了,你又让采薇姑姑送了《三字经》和《论语》,夫子才教到《百家姓》呢。”
赵子衿的行为就像是给刚做完暑假作业的孩子送五三,还跟她说这是你的生日礼物一样,太招人恨了。
何嫂子端着一钵汤从厨房出来,骂道:“不识好人心的臭丫头,东家这是栽培你。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呢?!”
二娃不说话,委屈地站在哪里。二娃知道,赵子衿是为自己好,她只是有些累了,想要跟赵子衿说一说罢了。
“嫂子,我想跟你商量个事。我打算让她送到山庄的学堂去,那里更适合二娃。”
二娃学的太快,留在山岸村的学堂不合适,要有竞争有对比才能有动力。
何嫂子有些犹豫,赵子衿也不勉强:“嫂子,你考虑一下吧,想好了给山庄传话就行。”
二娃想去,她想学更多,早点能上工,那样她娘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何嫂子钻进厨房继续做饭,二娃带着赵子衿到自家屋子的后面去。
“子衿叔叔,我想去。”二娃给刚栽下的树苗浇了一勺水。
“那就说服你娘。”
二娃没有再说,只是默默地给半人高的树苗浇水。
席间,赵子衿问起了村里摘果的情况。
“果很多,摘果的人也很多。今年收成还不错,可是现在摘果的人越来越多。二娃在后面栽了些,也不知道明年能不能结果。”
吃过午饭,赵子衿循例去了一趟族长家。族长家的地堂晒满了皂荚,一处棚子下堆着一袋袋收来的皂角。族长正坐在屋檐下抽水烟,见到赵子衿连忙放下,迎了过来。
“族长叔,最近身体可好啊?”
“好,挺好。中午吃茶听东子她媳妇说在大焕家看到你,我就想你是不是要来,等着呢。”
赵子衿还是问的还是收果的事,只见他抽了一口烟,叹气道:“今年果是挺多的,摘果的人也还好。但是树不多啊,明年摘的人多了,就不好挣钱了。”
山岸村是重建村,以前的田都被种上了固土的果树。果树种下的头三年都不会结果,三年没有收入,只能摘皂角和搓目子卖给灵秀山庄换钱。
皂角树和搓目子叔都是野生的,大家都能去摘。庄稼人没田是不行的,所以村里的青壮劳力拼了命的去摘果,就等着卖了钱买田。
可是山岸村的地不好,周围都是荒地,买了之后还得开荒才行。
赵子衿听了一会儿就告辞了,她天黑前得到惠州边界的黄溪村,明天还要渡河。
坐在马车上,赵子衿就在想山岸村还能做什么。
赵子衿靠在榻上闭着眼睛,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片刻睁开了眼睛,目光炯炯地看着正在缝衣角的雪莲。
“雪莲,你说我们让山岸村种辣椒怎么样?”
雪莲停下手中的事,想了一下摇摇头表示不赞同:“不怎样,咱们岭南的酱园辣椒的用量一直不多。
增城周边的订单,酱园那片地种的辣椒就已经够用了。反而我觉得种豆子好,可以做豆酱,也能做豆豉,豉油。”
“豆豉豆酱,我们也消耗不了这么多啊。”
“东家,你还记得大顺记么?”
赵子衿想了一下:“德安的对家?”
雪莲点点头:“大顺记有一种很受欢迎的,可以带着路上吃的吃食,那里面会用到很多豆豉。之前为了买好豆豉,还打听到博头村来了,被村民忽悠走了。”
博头村全村每家每户或多或少都跟五美酱园有点关系,去博头村打探消息,那注定是无功而返的。
这个豆豉吃食赵子衿听说过,是油炸后的鲮鱼放到油豆豉里面泡着,有点像现代的豆豉鲮鱼。
大顺记跟德安是多年的对家,德安这头出了豆豉酱,大顺记那头就出豆豉鲮鱼,两个产品都非常的受欢迎,这两家擂台打的也是不亦乐乎。
在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赵子衿觉得雪莲的路子可行。
赵子立马拿来纸笔,给灵芝和范锦溪去信,让他们着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