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这位仁兄居然就是方献夫,又是一位大人物啊。
突然沈秋意识到一个不算问题的问题:这边嘉靖请来的人,除了他沈秋之外。其余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点,三人都是支持嘉靖的得力干将。
沈秋不由心中发出一个疑问,嘉靖这是要干什么?
正在沈秋出神之际,黄锦从谨身殿里走了出来,一看沈秋等四人都到了。于是也不在回去请示嘉靖,直接邀请四人进入大殿,然后自己才进去对嘉靖报告。
四人对着嘉靖行礼完毕,嘉靖也不再磨叽,直接开门见山道:“朕在这里先行感谢几位了,若不是还有你们,朕可能自己父母都保不住了。
请受朕一拜。”
说着嘉靖就躬身做势就要一拜,这事四人哪里敢受啊,直接非常整齐划一的就往地上一跪,并且立马以头触地道:“皇上说的哪里话,为君王分忧,臣等分内事也。”
嘉靖也是一时忽略了自己皇帝的身份,还以为自己是当初兴王府的世子。
无奈道:“朕本来是想谢谢你们,没想到这居然是为难你们了。
起来吧,反正朕的意思你们也知道了吧,朕就不多说了。”
之后沈秋等人站了起来,嘉靖又解释起了自己叫他们来的本意。
实际上这并不是嘉靖自己的本意,他虽然聪明睿智,但是毕竟年岁不大,对于许多事情他还把握不准,而这一切都是张佐教嘉靖的。
张佐对嘉靖全面分析了如今的实际情侣,本来袁宗皋突然暴毙,这给了文官集团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原本被嘉靖与袁宗皋慢慢扳回来的天平,又开始朝着对方倾斜。
一切以嘉靖利益为大的张佐,怎么能容忍这些事发生。于是在昨夜找到嘉靖皇帝,秉烛夜谈。
总结出一点就是,袁宗皋虽然故去,但是如今他的余威尚存。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流逝,处境将越来越对嘉靖不利。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张佐就劝嘉靖好好利用放下这个节骨眼,赶紧把事办了。
而嘉靖叫他们四人来的目的就很简单了,嘉靖需要他们四位得力干将,各出己力,把这事再次翻出来。
然后,利用那些被张佐收押的刺头不在的空挡,打对方一个搓手不及。
其余三人都非常痛快的接受了嘉靖的这个任务,因为他们本身对于这个事情就有自己的看法。
如今不过是再次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稍稍修改,用一种其他人觉得不同于上一次的说辞说出来。
这对他们三个对这件事有极深研究的人来说,完全是小意思。
不过沈秋纳闷了,嘉靖说的这事对他太有压力了。
于是开口辩解道:“皇上,他们三位,分别是吏部、礼部、兵部的官员与观政。但是臣乃是翰林院庶吉士,臣怕是对付不了翰林院那一帮子文人。而且臣写的文章必定是不如那些翰林院前辈的。”
嘉靖听后笑道:“朕又没打算让你去一个人单挑翰林院啊,你有你的事情要办。”
“哦。”
沈秋意味深长的“哦”了出声,总算是自己空担心一场。真怕嘉靖不考虑自己的实力,瞎吩咐任务一通。
不过嘉靖之后的话,也没有让沈秋轻松到哪里去……
两天之后,张璁、方献夫、霍韬、沈秋四人早早的就来到了承天门外,随同这些官员等待大门开启。
自然四人的出现引起了不少官员们的注意。不过大多数人只是好奇之下,看了几人一眼。
而杨廷仪与蒋冕则是互相看了几眼,都明白这个时候出现在这里,没有其他的事,必然是要参与上朝。
想到这里,二人都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承天门开启之后,两人一边走一边互相商量起来。
杨廷仪道:“我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
蒋冕点点头道:“我也是。”
“大哥真是的,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今日看来这日子有点不好过。”
“这四个中,除了沈秋还看不清楚外,其余三个都是想献媚巴结皇上,以图升迁的人。
今天三个都在,等会早朝怕是又要旧事重提了。”
听完杨廷仪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早知道那事就应该早点出手,何必拖着不动手,好了如今人家先下手为强了。”
“好了这事也不晚,通知他们等会随机应变。”
……
“我怎么觉得他们好像有准备了?”沈秋比最活跃,一直四处张望,当看到杨廷仪与蒋冕开始前后忙碌联络官员的时候,对身边几人说道。
方献夫笑道:“怕什么?不管他们有什么准备,能驳倒我就行,其他的我一概不认。”
霍韬也笑道:“就是,君子动口不动手,要理论,咱们就陪他们理论,看看到底是谁的说辞站不住脚。”
“哈哈……”
说完四人同时发出了大笑声。
这引得前面行进的官员们,回头对几人侧目而视。
这四人已经不是什么小年轻,没经历过被针对的人了。长期各种冷嘲热讽,他们都已经习惯了,面对这种眼神警告直接当没有看到。
上朝的班子基本上是固定的,除非是有特殊吩咐,否则是不会轻易出现大变动。
故而大殿之上,原本是没有四人位置的。但本就是与嘉靖约好的事情,所以当其他官员进人的差不多之后,黄锦就亲自带着几人,进入大殿,在最后靠近门的几个位置,给沈秋他们安顿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