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7章(2 / 2)大字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那日杨广回到晋阳宫后,和寒耀祖聊了很长时间,从寒耀祖祖辈一直到寒博,又从寒博时候道现在,杨广试图从中找出寒博到底得过怎样的际遇,才能有现在的才能,可是他还是失望了,因为寒耀祖也不知道。

后来寒耀祖又把寒博的话,转述给杨广,晋阳所有的寒家产业都捐给了朝廷,等于寒家所有人都是净身出户,杨广一时非常感动,还给寒耀祖封了一个晋阳县子的虚爵,并且让寒义当了孟津县令,等和寒博见完面后就去上任。

寒耀祖心里也不觉得那些产业算什么了,即使你再有钱,你还能被封爵?心满意足的寒耀祖意气风发的回到寒府,再一次隆重祭祀祖先,并把举家迁往龙门的事情了出来。

虽然有些不舍,但大家还是纷纷行动起来,收拾东西,准备一两就和公主府那边一起出发。

寒耀祖走后,杨广便自己躲进了后宫中,仔细的想了想今发生的事情,他也能感觉到寒元吉好像还有什么事情没有。至于寒博的马车,杨广倒是不怎么在意,他现在就想寒博能尽快实现所他的那些目标,真正的让他君临下。

这时杨广忽然想到了寒耀祖在寿宴上担心被人再次暗算,接着便是指出寒元吉是盗车贼的事情。联想起来一看,这不就是在指寒渊一家要暗害寒博吗?难道那两次意外都是寒渊所为?

杨广开始紧张起来,寒渊为什么会这样做,有什么目的,为什么寒博刚刚被重用就会出现这样的事情,难道寒渊真的有野心了,他已经按捺不住要跳出来吗?

杨广不停的搓着手,在殿中来回走动着,盘算着接下来该如何去做。本来这一次寒渊回来,杨广对他的猜疑也就渐渐散去,没想到一场寿宴却让杨广更加起疑了。

如果寒渊真的是暗害寒博的幕后黑手的话,那他的目标一定就是大隋的万里江山,是杨广屁股底下的那个座位。寒博对于杨广的作用越来越大,现在仅仅一个书作坊,就让晋阳周围数万贫困学子得到学习的机会,要是书院再开课,那贫寒子弟进入朝堂的机会就更加大了。

杨广登基后一直在用各种办法限制关陇门阀和山东士族,这些显赫的家族,垄断了大半朝堂,让杨广所有的施政都是步履维艰,为了遏制他们,杨广不惜发动三次高句丽战争来削弱北方的士族大家,只是收效甚微。

近年来杨广又试图提拔一些山东士族进入朝堂来抗衡关陇门阀,但关陇大家朝堂中多是大员,地方上又有手握重兵的将军,一时间杨广也不敢轻举妄动。

就在左右为难,不能动弹,憋的难受的时候,寒博出现了,他用别人没有的智慧和头脑,为杨广找到了一条光明大道,杨广欣喜若狂,也曾暗中观察过寒博,发现这个孩子是真的为了百姓,为了他的江山考虑的。

杨广便毫不犹豫的开始支持寒博,让他当官,给他权利,没想到这样还有人要来破坏,要来杀掉这个太乙仙饶弟子,杨广无法再忍耐,他决定反击了,他要保护寒博,这等于是在保护他自己的江山。

不论是谁,绝不姑息!

杨广认为自己想清楚了,很是兴奋了一会儿,然后就开始想解决的办法。首先就是寒渊这个人,不好对付。表面上恪尽职守,一丝不苟,但背后做过多少事情,有多少是他知道的,那些他不知道的,更不要了。

想来想去,杨广觉得要想把寒渊弄倒,把整个关陇门阀打回原形,还是要靠寒博。也只有寒博有这样的头脑,不定还会有更加妙的方法。

杨广决定立即提笔,给寒博写道圣旨。笔提起来了,却写不下去,因为这件事情是不能明着来的,关陇势力已经大到可以知道他们想要知道一切的地步,如果就这样明着发出去,那寒博就成了众矢之的,而他杨广也会再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上,与前几次不同的是,这次,再没有山东士族可以帮他抵挡了。

杨广犹豫了,到底现在该怎么办,是一鼓作气,将寒渊代表的关陇门阀彻底消灭,还是忍气吞声,与这些人虚与委蛇。他放下笔,又在殿中来回走到起来。

几次提笔,几次放弃。

正在这时,殿外内监急报有雁门关信使到了。杨广赶忙把人叫了进来。

来人把急报送上道:“云将军命人禀报陛下,雁门关外突厥军队后撤一百里,并未有何异动。”

杨广点点头,心里放松了不少。突厥后撤,明暂时并没有进攻的意思,但还留在雁门关外,这还是个隐患。

杨广拆开急报看了一遍,脸上开始露出喜色,又把里面的一本奏章拿出来,打开一看,是突厥始毕可汗的回信。

信中,始毕回忆了几代突厥可汗与隋朝皇帝的兄弟关系,声明突厥永远都是大隋在北方的屏障,是可以信赖的同盟,并且热情的邀请杨广到雁门关一晤,届时始毕将扫榻以待。

最后到这次十万兵马是在这里演习的,没想到吓到杨广了,要是那样的话,杨广就不需要去雁门关了,只要杨广再给始毕去封信,他们也就回去了。

反正信中没有一字提及突厥对大隋有攻打之意,倒是对杨广的胆量好像有所怀疑。

杨广起初并没有看出这些,他只知道这件事是虚惊一场,现在解决了,也就没什么大事了,重重的赏了报信之人,又让他传话给云定兴,就还要注意观察突厥动向,要是有什么情况,赶紧上报。

看着报信之人出去,杨广在殿中站了一会儿,便走到书桌边,提起笔给寒博写旨意,决定还是派寒渊去剿贼,这一次让寒博去看着他。

写完后杨广看了看,觉得终于定下来此事,也算是了了心中的一件大事,便叫人送来酒菜,边饮酒边看始毕的奏章。始毕好像很了解杨广一样,所写奏章极尽赞美之词,把个杨广看到美滋滋的。

醉眼朦胧中,杨广看到了始毕他不敢去雁门,忽然坐起,再仔细一看,确是如此写的。

杨广一把就把酒壶摔在地上,大声叫道:“始毕儿,竟敢欺朕无胆,哼!看朕如何去见你!”

杨广有些醉了,他提起笔洋洋洒洒的给始毕写了一封回信,用的全是蛮夷粗鄙之词,写完后也不看看,直接盖章,便醉倒在书案上。

半夜时,杨广被冻醒,揉揉眼睛,发现自己睡在书案上,头有些痛,晃晃悠悠站起来,看到玉玺也掉在地上,他捡起玉玺放到桌上,才看到那封回信。一看内容,出了一身冷汗,酒也全醒了。

他自己庆幸,没有发出去,要是这样给始毕回信,估计那十万突厥大军,一定会来晋阳找他的。杨广找了一杯凉茶喝下去,认真的又看了一边始毕的来信,确信自己没有看错后,把那封给始毕的回信烧掉。然后拿起给寒博的圣旨,又加了几句,就是要一辆四轮马车,准备巡视塞外。

又看到圣旨中提到了寒渊,想想这样还是不太保险,于是又写了一封圣旨给萧后。一开始就了寒渊可能要反的事情,并且要求萧后帮着寒博,看好寒渊,必要时可以趁机除去,最后又了要去巡视塞外的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