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看儿臣的身份是儿还是臣了”,翊淮说着此话信心满满
“噢?说来听听”
翊淮行礼道,“作为儿,当然愿父王立我母妃常贵妃;作为臣,当立贺娘娘为后”
“为何?”
“君为国本,后为典范。贺娘娘即使蒙冤失宠也不怨哀,王城危机时刻敢冒大不违血书与父,陆氏谋反时更不会糊涂到为了自身自由参与叛乱,忠贤之心可为后宫典范。我虽为母妃的儿子,但更是父王的儿子,所以更不能在天下大计上头留有私心,这还是父王教诲的”
他一番话说得让恒帝心满意足,“但那些老臣又说政渊尚小,王贵妃无成年子嗣,不适宜立为后”
“可将王兄过继给贺娘娘,一来,王兄是太子,二来,贺娘娘也有了成年的子嗣”
恒帝思虑片刻,“太子生母康嫔尚在,怎好得再过继,且太子内敛,多次向朕提及让贤,虽胸无大志,好在也仁厚......”
正交谈着,康河侍卫跑去禀告,“禀王上,朝班府青夫人青棠在王城正门求见王上”
恒帝道,“不管她”
康河支支吾吾地回道,“但城门外聚了一些百姓,竟陪着青夫人一同跪着求见,康河担心......”
翊淮有些紧绷着神经,“父王,此事全因儿臣而起,青夫人美名远扬,不见她怕落人口舌是非”
“怎地就因你而起了?”
翊淮跪下磕头,“儿臣自第一次见过阿伊公主后便心心念念,但她是与太子和亲的,太子一直躲着不来见她,宫中流言四起,儿臣眼睁睁看了虽心疼,却不能帮她怕落人话柄,那次公主到我母妃寝宫中拜见,见到一对玉执非常喜欢,母妃便让儿臣去小姑那里找了送给公主,由此才酿成大祸!小姑与户长史大人本无任何不正关系!这是冤情,请父王责罚儿臣!儿臣不能再因自己自私而牵连小姑了”
“起来吧”,恒帝冷漠地对康河道,“宣青棠”
王城外,妇人递上一碗水,“青夫人,您一直站着,王上不召您,我们百姓看着也不好受,您就喝一点水吧”
青棠谢绝道,“求人,便要有求人的样子,青棠承蒙百姓厚爱,但这是我自己的事,请各位先行离开吧”
王城东侧门打开,青棠被太阳晒得近乎晕厥,身后同样与她站着一众百姓,工亲卫大喊一声,“宣青棠觐见!”
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走进去,侧门再次关闭,不知这一趟进去有没有用,连她自己都只是推测,翊淮不能无故想出这些东西,他背后定有人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