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大汉再次陷入混乱,随后文帝登基,重视儒家,倒是给天下士子一个好去处,却也使得儒门这股新生势力崛起,不止损害了各大家族、宗门的利益,同样也夺走了不少百姓的田地。
至于士卒,依然不在考虑之中,甚至因为儒生的增多,导致军队都被其插手,士卒银两也被克扣。
好在这段时间持续没有多久,便迎来了武帝。
武帝是一个极重兵权的人,虽然他并不使用兵权,却不能容忍军队中出现其他派系,因此武帝继位第一件事,便死清洗了儒门所有军中任职人员。
此后一场暗战,儒门败退,只能退出朝堂。
随后武帝以绝对的实力,镇压大汉皇朝二十年江山稳固。
虽然因为武帝重武,因此士卒的饷银提高了许多,但也没有刘旸所说的这种福利。
因此刘旸说出此话不久,便迎来一阵热烈的呼喊声。
同样,系统界面上的民心值也在飞速增长。
看着士气已经被全部激发的士卒,刘旸暗暗点头,这些本就是他即将出台的政策,并且会随着他越来越强大,各种福利也要向前世比肩。
而在这等欢呼声中,即便还有一些各叛将的亲信或玄巾军探子,但也无伤大雅了。
因为,这一战是光明正大的一战,一切阴谋算计在绝对实力面前都是土鸡瓦狗。
在巅峰战力上,刘旸拥有乔峰这张王牌,虽然因为乔峰只是暂时降临,不会与宿主见面,但也足够支撑这一战了。
而在基础力量中,洛阳十万守军即便经过武帝闭关一年,因为各种事情战力已经有所下滑,但只要军心稳固,也不是临时拼凑起来的大军所能抵挡。
因此,对于这一战,刘旸充满信心,唯一的问题,是如何胜的干脆利索,减少不必要的伤亡罢了,不过,这不是他该考虑的事情。
“全军出征!”
随着刘旸拔出长剑,举剑大吼,整个校场都好似颤抖起来。
郭子仪依旧挂帅,戚继光为前军统帅,乐榆依然被刘旸派去保护郭子仪。
杨延嗣带着羽林卫、宣武卫三千人马为前锋。
林冲、陈咬金、关胜、花荣以及洛阳守将中的徐寿、刘择率领两万兵马为左翼。
张绣与杜楷这位先天武者,带着从梁镇接管来的一万士卒以及杜楷手下的一万士卒为右翼。
郭子仪坐镇中军,居中策应。
而刘旸则站在城楼上,眺望着下方密密麻麻的士卒。
在对面,玄巾军也排布开来,一杆杆黑底白字的玄字大旗迎风招展,如果不看下面的士卒穿着不一,还真有几分气势。
“就这等货色竟然攻陷我大汉数城?”
刘旸看着下方连衣服都不统一的玄巾军,不免有些可笑。
要知道现在的大汉士卒不是灵帝与文帝时期,刚刚经历过武帝的重武制度,兵力前所未有的强盛。
只是一年而已,竟然疲软至斯,如何能让刘旸不气。
两军对垒,玄巾军可能已经得知了杨延嗣的凶猛,并未斗将,直接便拉起了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