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1年月15日,安然的股价已经跌至42美元一股。许多投资者仍旧深信Lay的讲话,认为安然股票会引领市场,他们越买越亏、越亏越买。
到10月底,股价已跌至15美元,而很多投资者却视此为一个买入安然的良机,只为Lay不断在媒体上为他们打气。
直到一个月后,2001年11月2日,公众才获知了安然以前所隐藏的经营亏损,而这时安然的股价已经跌破1美元。
安然公司CEO被指控于11月2日当天售出总价超过7000万美元的公司股票用以偿还公司贷款,此外,他还在二级市场抛出2000万元公司股票。
他的妻子Linda,也被指控抛售总价120万美元的安然股票,但抛售所得没有进入她个人的腰包,而是被直接划入某慈善基金,用于慈善资助慈善机构。
股票交割单显示Linda在当天10:00至10:20下单,而安然丑闻被公诸于世是在10:30。安然前部门经理Paula Rieker 被指控犯内部交易罪。
她曾以15.51美元的价格买入130股安然股票,于2001年7月以每股49.77美元的价格抛出,时间正是在公众获晓她对公司10.2亿美元亏损知情的前一周。
从以上就可以看出,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老美玩的也不赖。
不过人家的处罚可就比中国的监证会严肃的多了……
……
可以说,安然事件对于财经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直接导致了美国一系列的审计和会计准则的变革,加强了很多财务上的监管。
也许正是这一点引发了人们对安然的怀疑,并开始真正追究安然的盈利情况和现金流向。到了2001年月中旬,人们对于安然的疑问越来越多,并最终导致了股价下跌。2001年月9日,安然股价已经从年初的0美元左右跌到了42美元。
2001年10月16日,安然发表2001年第二季度财报是第三季财务报表,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到6.1亿美元,即每股亏损1.11美元。同时首次透露因首席财务官安德鲁·法斯托与合伙公司经营不当,公司股东资产缩水12亿美元。
2001年10月22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瞄上安然,要求公司自动提交某些交易的细节内容。并最终于10月31日开始对安然及其合伙公司进行正式调查。
2001年11月1日,安然抵押了公司部分资产,获得J.P摩根和所罗门史密斯巴尼的10亿美元信贷额度担保,但美林和标普公司仍然再次调低了对安然的评级。
2001年11月日,安然被迫承认做了假账,虚报数字让人瞠目结舌:自1997年以来,安然虚报盈利共计近6亿美元。[1]
2001年11月9日,迪诺基公司宣布准备用0亿美元收购安然,并承担130亿美元的债务。当天午盘安然股价下挫0.16美元。
2001年11月2日,标准普尔将安然债务评级调低至“垃圾债券”级。
2001年11月30日,安然股价跌至0.26美元,市值由峰值时的00亿美元跌至2亿美元。
2001年12月2日,安然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中所列资产高达49亿美元,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当天,安然还向法院提出诉讼,声称迪诺基中止对其合并不合规定,要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