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百四十五 会试(2 / 2)流年不可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常喜越越来劲,骂骂咧咧的就朝着屋外去找扫帚。她看着她那样鲜活的样子,狠狠地将心里的不快压下去。也就是过年这段时间闲的吧,她想,等年后开始事多起来,她便会快速的将这些糟心的事忘记。

二月初九,正式迎来三年一次的全国大考。举国上下,无一不是在举足观望。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更是夸张的替女儿准备好嫁妆,准备来个榜下捉婿。

会试设在京城,全国各地的举人皆可到京城参加。易晴空秋试的成绩不错,本来,以她的水平,拿个会元也不是难事的。可她在考试前奔波,头昏眼花的赶上了,却是再没有多少精力去考。

再者,会试不是最终的考试,为避免自己太过显眼招人记恨,考个中上的成绩应付一下即可。当然,话回来,前面考试她不想太过显眼,但越是到后面,成绩就应该往上走。虽然,不一定要考个状元,但成绩要是不够显眼的话,想要争取话语权便又会显得人微言轻。

因此,易晴空对此次会考也要多少拿出点本事来,至少得上甲榜才能参加殿试,那样自己想要外放的希望才能得以实现。

顾书辞是以会元的成绩参加会试,也算是各地会元中的佼佼者,因此,他也成了各位高官眼中首选的乘龙快婿。他不但有望考中状元,而且起家世,虽有从嫡子变私生子的笑话在前,可到底还是将军府的血脉。无论从那一方面来,皆是无可挑剔的。

易晴空,顾书辞和蓝若尘一起入的贡院。三人一个赛一个的英俊,一旁看热闹送考的年轻女子,见了三位青年才俊,无一不是驻足观看的。

平安入了贡院,易晴空才松了口气。经过秋试时的意外,更为重要的会试她显得更加心翼翼,因为会试直接决定能不能入仕。而这次会试,她一切都十分顺利,并没有人暗害于她,想来子脚下,也不是随便可以豪横的。

易晴空拿到试题,首业所见便是明经,其后一次是法令、算术、书法、文才、政论、工农论要。

易晴空一看这些题目,算是悲喜参半。对于她来,法令这些题都没有问题,要命的是明经。所谓的明经其实就是背书,一下死记硬背的东西。这几年来,她也确确实实读了些书,可对她来,读书不等于背书啊。

至于其他算术什么的,她更是没有任何问题,高等数学她都学了,这古代算术哪里还能难道她。至于文才,元朝以后的诗词那么多,她就是信手捻来也足以应付。

至于工农论,那也不是问题,现代工农业那么发达,以她的博闻广识,提个论点加以辩论,那是半点问题都没樱

法令,政论皆涉及当代政治以及当代社会体制。可这道提也是每届会试必考提,所以这两道题考得的是有效论证和使用之处。一般考官定的甲榜上所有贡生的题都会让皇上亲自过目,待殿试时也便皇上综合考核。

一般的考生答题,皆是觉得明经最为简单。而易晴空恰恰相反,其它的题目她答的得心应手,一气呵成。唯独明经,到了会试最后一,她还是抓着脑袋瓜子难以下笔。

面对着那些之乎者也的文章,她是怎么背也背不通顺,免免强强把该写的写了,也不知道能蒙对多少。

在明经的最后,要求写一句规劝众学子好好读书的诗句。她赫然写下了南宋诗人陆游的诗: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看着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她不得不感叹,真特么应景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