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武元年十月十九,已经加封“国姓爷”的郑森再一次入行宫侍奉。
隆武帝朱聿键热情招呼了郑森,并且把他引到后堂,专门为他介绍了朱聿锷。
“明俨,这是我的四弟,你们应当见过面的。”朱聿键一点儿皇帝架子都没有,说话相当亲切。
明俨,是郑森的字。
两人再次见面,朱聿锷是早已知道了对方身份的,所以他倒是没什么。
郑森却是真没想到,自己那天遇见的年轻人,居然是隆武帝的四弟南阳王。
“此前末将不知是南阳王殿下,失礼之处,还请殿下恕罪。”郑森倒是反应挺快,直接就要抬手作揖。
朱聿锷连忙上前托住对方双手,热忱的说道:“明俨兄无需多礼,我们一见如故,无需在意那些俗礼。”
皇室礼仪,那可不是俗礼,朱聿锷只是谦称而已。
不过目前郑家势大,郑森也就不卑不亢的顺势接受:“既然殿下这般说,在下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两人互相认识后,开始慢慢打开话题。
说起来,那天两人虽是匆匆一面,但确实都对彼此的印象很不错。
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帅哥之间的惺惺相惜。
很快有下人摆上干果蜜饯,还有一壶淡酒。
二人边谈边吃,还一边饮酒。
朱聿锷靠着嘴皮子利索,总能不动声色的挠到对方痒处。
对于二十岁出头正意气风发的郑森来说,他确实很乐意受人恭维,乐意以天下为先,以匡扶社稷解救黎明苍生为己任。
两人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说到最后,都有了相见恨晚之意,于是朱聿锷打算来个点题结尾。
“明俨兄,今日我们二人相谈甚欢,不若我来献丑,就赋诗一首以赠知己。”朱聿锷的分寸把握得相当好,两人正是情绪高涨之时,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
“那好,我就拭目以待殿下的佳作。”
“来人啊,笔墨伺候!!”
话音刚落,早有小太监捧了笔墨纸砚上来。
朱聿锷自己动手把宣纸铺好,郑森则是亲自为他磨墨。
蘸墨舔笔后,朱聿锷提笔就写,行云流水。
“李杜诗篇万口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郑森虽是海盗头子郑芝龙的儿子,但他六岁的时候郑芝龙就已归顺大明,所以郑森的教育是一点没落下的。
十四岁时,郑森还考中了秀才,后来又去南京国子监深造过。
所以论及文化水平,郑森是绝对不低的。
原时空历史上,郑森就在抗清期间写过不少诗作,其中《复台》和《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两首还小有名气。
尤其是后一首,当中有两句相当霸气——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朱聿锷刚说要赠诗的时候,郑森因为情绪上的烘托,还没觉得有啥不可。
可笔墨纸砚真上来后,郑森就有些犹豫了。
主要是担心这个意气相投的王爷要是写出一首打油诗,自己是该昧着良心说好呢,还是该左顾右盼而言它?
朱聿锷的前两句写出来之后,郑森就放心多了。